回顾事件本身,今天星期天,儿子早上起来自觉读了英语,值得表扬,然后开始做作业,做的有点心急,因为周末中午吃完饭就得出门返校,所以他在做作业的同时不停看时间,想尽快做完好在耍几盘游戏。然后我说了做业是认真做出来的,不是赶出来的,赶能赶好吗?做到十点钟基本做完检查完,就开始拿手机耍游戏,十一点婆婆开饭,然后吃完饭他又开始耍,催促他把衣服,书包收拾好也催了半天不动。外婆开始唠叨:整天只知道耍手机,作业不认真做,人家秦彰妈妈第二周周考没考好,人家妈妈直接把手机收了不要他娃儿耍了,然后成绩就上去了。言下之意就是我把娃儿管的太松了,没管好。然后听见外婆唠叨整个人情绪直线下降,开始以责怪带严厉的口气和儿子交谈,命令他放下手机,并且自己也开始唠叨。儿子还是抱着手机不放,过一会儿外婆又开始唠叨:然后像念紧箍咒一样,是你妈对你管的太松了,看下人家秦彰的妈妈。这次外婆的话彻底把我激怒了,我怒吼那是人家妈妈,我自己管不好,我也不管了,现在谁能管谁管。说完我拿着包出门了,把门砰的一声关上。我就听见儿子在里面哭吼,现在你满意了,不停的说说说,非要搞得大家吵架才满意。然后我在门口停了两秒,掏出钥匙进门,看见儿子在换校服,我没说话,打开箱子看他东西带齐没有,然后检查完,他背着书包拖着箱子和我一起出门。通过这件事反思自己:1,自己修炼不够,遇事不能平稳过渡,让外婆的碎碎念影响了我的情绪,我总是在外婆面前诉说孩子的烂故事,导致外婆对孩子产生不好的观感,以后应该常在外婆面前说儿子好的地方,才能改变外婆对儿子的负面聚焦2,在反复检练中应该让儿子制定出一个合理的时间安排,让学习和游戏时间合理分开互不影响3,还是觉得手机会影响学习,不能做到内心接纳,放任。儿子在学校已经上了一个星期课了,回家耍手机也是为了适当放松而已4,没有把儿子的优点刻化到自己的内心,还需要多感赏儿子的优点,要看到孩子和以前比作业也认真多了,也知道做了自己对答案检查,虽然不完美,但是我要给他时间,学习上不能一口吃成个胖子,好习惯是一点点养成了,急不来5,通过外婆的唠叨知道了,大人有时都不能接受这种唠叨,孩子更不能接受,所以对待孩子唠叨是没有用了,只会增加吵架,要冷静解决问题。还是感赏自己在出门那一刻冷静下来开门进去,没有让整个事态变得更加严重,学习了还是有好处,让自己在极短的时间内做到舒缓接纳,以上问题写出反思总结自己。
今天收获了锦明老师指导师姐的一句名言:
如果你当不了教练,就当好一个拉拉队长好了,啦啦队长只会给球员加油,而不会指出球员的不是。做好孩子的啦啦队长给孩子加油,而不是指手画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