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心理学》第五次翻转课堂听课随记
一.对于教师和家长,有没有什么方法和途径可以帮助孩子形成性别意识呢?
1.儿童书中有的适合男孩有的适合女孩
2.从小就教孩子分辨男女厕所,还有上厕所的方式
3.给孩子看相关的绘本,找到男孩女孩身体上的主要区别
4.现在的校服都是男女通用,要是分男女就好了,我家男孩从小就不用粉色和紫色东西,说那是女孩用的,不知从哪学的
5.看绘本,电视或与小朋友们经常玩,慢慢孩子也就意识到性别不同的问题了。这需要个过程。
6.洗澡的时候从宝宝的身体结构
7.在孩子的日常行为上提醒男女的区别
8.在特定环境中有意识的进行对比,比如去不同的厕所、浴室,母女或父子在上厕所或洗澡时讨论身体。
9.直接问孩子,你是男孩还是女孩?在孩子回答基础上帮助孩子形成性别意识;
10.给孩子读一些关于认识女孩、男孩性别的绘本,比如日本土屋麻由美/文,相野谷由起/绘《乳房的故事》山本直英/文,佐藤真纪子/绘《小鸡鸡的故事》等,引导孩子;
11.还可以在生活中选择一些与孩子性别相对应的活动。
12. 可以从生活细节上引导,如穿衣服上,去公厕的标志等等。
13. 对于1岁左右的孩子来说,主要是从解小便来认识自己是男孩女孩的,男孩就要站着,女孩就要蹲下来。
二、一年级学生怎么培养他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2组:
1.首先需要明确回家之后的任务:写作业和收拾作业
2.教给孩子完成作业和收拾作业的方法,最好是和孩子共同讨论制定完成的程序
3.每天完成之后小结,看看哪里有进步,哪些需要改进?
4.家长长期细跟进、及时反馈,督促孩子养成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5.此过程中,家长需要保证自己不被孩子不会而情绪化、发怒等;要有耐心帮助孩子成长,需要一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帮助孩子,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6.生活方面我们会让孩子做她能做的事,比如:偶尔让她洗洗碗,拖拖地,自己洗袜子什么的。
7.一年级的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会经历很多第一次,遇到困难的时候非常多,这种时候父母的陪伴很重要,我总是把自己变成一个小学生,和我姑娘一起背诵课文,陪她一起阅读,在我的参与下,孩子的学习习惯会有所转变的。
8.一年级孩子年龄小,家长的陪伴很有必要。比如读书,可以亲子共读。
9.采用阳性强化法,对孩子好的行为加以表扬,鼓励,慢慢养成习惯。比如作业全对一次,奖励一朵小红花。
一年级的孩子还不够自律,需要家长和老师指导,无论是学习习惯的培养,还是生活习惯的培养,家长最好参与进去,比如孩子学习的时候,家长可以在旁边干正事,而不是玩手机;孩子做家务的时候,家长也可以参与进来,和他一起干,让做家务变成一种亲子间的互动交流,在此过程中培养其良好的习惯。
一年级的孩子自控能力还是很差的,需要老师多督促,多提醒才能完成基本的学习任务。
首先对于学习习惯的培养,应该先让她学会课前预习,看一下课本,认识一下生字,读读课文等等;上课时应该认真听老师讲课;课后认真完成作业等,但是对于她们而言,还是需要家长的不断督促!至于生活习惯,如洗脸刷牙,整理书包,穿衣服穿鞋子等都不要去包办,让孩子去独立完成!
找到他们起主导作用学习动机,进而支配他们的学习活动,这样效果更好。
先改掉幼儿园随意的作息时间,在读大班时就要向小学作息时间靠拢。让孩子自己学会整理书包和文具。知道上学前检查书本有没有落下。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家长不能包办代替,特别是爷爷奶奶要和父母的方法和意见一致。在学习上,让孩子养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
对于一年级刚步入的学生来说,答对题或者表现好奖励小贴画,用小贴画对换一些小奖品,最能激励起孩子的兴趣及习惯
我觉得老师要以游戏的方式让学生喜欢上学习,教师的引导很重要,家长要多讲多鼓励多督促。凡是能让孩子自己动手做的,就让孩子自己做,家长不要包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