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歌苓描写的人物细腻精湛,我常常会因为读了她的文章陷在其中,久久不能自拔。常常会把主人公换成自己,如果是我处在那样的状态下,我会怎么做,结果会怎样?
这篇小说作者注目与被拐妇女的生活,巧巧是一个大山里的女孩,南下进厂做工的年青人影响着她对自己未来的把握。外面的城市,漂亮的衣裙,变调的普通话,这些与她所处乡村完全不搭干的事物深深地吸引着她,让她在被卖后难过的心情,在一次偶遇同样被卖的另一个女孩后,居然贴上了生活还不错的标签,让单纯的她居然动了与买她的男人好好过日子的念头。可惜事与愿违,在经历过一系列事件后,她才清楚地看到,自己不过是金钱交易下的一件物品,愤怒地她拿起菜刀砍死了男人和他的傻弟弟,然后逃亡到一个人迹罕至的兵站。在这个兵站里,她这个年轻的没有追求的喜爱美丽向往爱情的人,结识了真心爱她尊重她愿意照顾她一生的男人,可惜通缉令已经到达这个兵站。作为老乡,作为巧巧敬重的指导员,最后选择把巧巧交给公安部门,让这个先是受害者后是杀人者的姑娘结束了短暂的一生。
我是农村长大的孩子,巧巧一开始的心理活动,在我刚刚进入社会,来到城市时,我也有过。农村的单纯贫穷,限制了人的想象,家庭背景的简单,让我不知道怎么分辨善恶,也为此付上了沉重的代价。
人类自古以来就奔跑在追逐更好的物质生活的大路上,改革开放的结果让更多的农村青年进入城市,其中有通过奋斗成为皎皎者的;也有经过多年沉淀下来留在城市,成为见证城市变化的一份子的;也有被社会的日新月异迷乱眼睛,为了虚荣为了享受,走上邪路的;还有无法适应城市生活,最终又回到家乡的……
让我觉得可笑的是,像我和先生一样从外地来京的农村人,在奋斗几十年在京有了稳定生活后,居然又怀念起农耕生活来,甚至在京郊租了一块地种菜。可惜心有余而力不足,从小读的书没有教会我们如何耕地种菜,顶着烈日的劳作也没有换回可喜的成果,在经历了从春中到秋收三个季节,却没有什么收获的打击后,我们不再考虑种地了,改为期望退休后回到农村过田园生活。
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