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乐颂》里的樊胜美是扶弟魔的代表人物之一,我初看这个角色时哭的稀里哗啦,觉得很有带入感,仿若那就是我。如果扶弟魔有排名,我绝对名列前矛。
原生家庭里只有我和我弟两个孩子,我对我弟的扶持从我记事就开始了,不光感情还包括金钱。小时候父母给了同样的零花钱,弟弟是第一时间花出去,不管是零食还是玩具,都没我的份。我舍不得花攒来攒去,末了也是买了零食一起吃,或者直接被他恐吓走。上初中,我总用零用钱替他还学校门口零食摊的欠帐,从几块到十几块。不敢让父母知道,还了觉得自己亏,不还于心不忍。
我小时候性格懦弱,不爱说话,文具丢了,别人捡到我都不敢过去讨要。有一次一个小孩追到我家门口打我,我都不敢喊️屋里的妈妈求救。可就是这样的性格,看见一群小混混上学路上拦着我弟不让走,我来不及停稳自行车就跑了过去,说实话面对十几个和我差不多的男孩子,我心里也恐惧,但为了维护弟弟硬是不怕死的吓走了一群人,后来想想都害怕,也不知道当时那里来的傻劲。
从我上班开始,大到生活电器,小到油盐酱醋,甚至年节的必须品,只要能想到的我都买,我用最直接的方式回馈父母。可弟弟的工资永远不够花,老妈需要时时贴补,一直到各自成家。每次回娘家孝敬父母的礼品吃食都到了弟弟房里,有时候我妈都不知道我这次回家拿的什么,弟弟从来都是心安理得的享用母亲东西,仿佛那就是他的。这些年工作在外,陪在父母身边很少,逢年过节回不来,都用金钱表达自己的亏欠之情,可母亲不舍得用一分钱,全部补贴了弟弟。我回家看着母亲用线绑起来断了两截苍蝇拍,缝缝补补的袜子无处不诉说母亲的艰苦,我恨死了弟弟的奸懒馋滑和一味索取,无数次劝说母亲放手,无数次下定决心再也不帮弟弟,却拗不过骄纵儿子的母亲。只能一次次妥协,无非就是想母亲少吃点苦,过的好些。假如父母都走了,我也许不会付出这么多。
我是扶弟魔,无非就是想父母省点心。姨家的表妹自己开了美容店,挣了几年钱想买房,可他哥做生意三天两头的借钱,看在一母同胞的份上表妹把几十万倾囊借出,可表弟最后一句赔了便是交代。表妹想起来就大哭一场,可也只能打落牙齿往肚里咽。我俩惺惺相惜,碰面就是各自诉苦,可又有什么办法,还不是为了父母不为难。
父亲重病时,最放心不下的便是弟弟,我答应父亲尽力帮他。这几年家里大事小情我出钱出力,虽然不像父亲那么倾情全力,可也尽了我最大的努力。即使被称作扶弟魔,我也认了总好过哪些为了房子争抢不停的兄弟姐妹,好过那些丢下父母不孝顺的儿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