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说的是孩子小A,明天要考试了,他很担心自己考不好,什么书都看不进去,情绪比较焦躁,不停的问他的妈妈,如果考不好怎么办?
他妈妈说:没关系的,只要你尽力就好了,无论什么样的成绩,我们都不会怪你的。
但是他妈妈的话,并没有减轻他的焦虑感。他还是不停的反复问,如果考不好怎么办,妈妈只能反复不停的说没关系。
这个方法之所以没有用,是因为小A将太多的关注点放在考试这件事情上。而妈妈的解释,还是在考试这件事情上,所以他的情绪没有得到过缓解。
怎么样才有用?方法就是转移他的注意力。
在人际神经生物学创立者,备受情商之父“丹尼尔•戈尔曼”推崇的第7感的创始人丹尼尔•西格尔的这本《全脑教养法》里,说到了大脑注意力的运作机制,他有一个非常好的创造性的比喻,就是“觉知之伦”。
觉知之轮:我们的内心可以用一个自行车车轮来表示,位于中心位置的是本源,并辐射至外围,外围代表了我们能够注意到,或意识到的任何事物,思想和感受、欲望记忆,对外部世界的感知以及身体的感觉。
而本源是心灵的内在部分,是我们执行大脑的部分,是我们做出重要决定的地方。
觉知之轮的最重要的就是认识到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是有很多面向的。之所以紧张,是因为将太多的注意力放在某一个面向上,比如在刚才的案例中,小A就是将他所有的关注力都放在她考试的紧张上。
比如图中的乔什一样,他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担心演奏不成功上,他的焦虑和恐惧源自她过于关注独奏时忘记演奏要点的担心,引起他胃的紧张,肩膀的紧绷,这些都让他陷入了对失败的恐惧,而当引导他对音乐的喜爱就会很不一样。
如何引导孩子将注意力从某一个面向转向更多让他放松的面向?
答案就是整合,就是让孩子注意到其他面向,通过一些问题和方法让孩子放松。比如:小A的父母用于下如下的办法引导小A放松。
1.小A闭上眼睛,深呼吸。
2.妈妈说:你现在关注到的是,对考试的担心,那现在我们来关注一下,觉知的轮子上的其他部分。比如你前天和朋友打球时候的感觉,想象下楼下寿司店你最喜欢的三文鱼的味道……
3.小A再睁开眼睛的时候,他会觉得虽然仍然有一点点紧张,但是他改变了自己的感受,不再完全被困在紧张之中。他也能够明白,不必只想着让他紧张的事情,他可以想一些让他开心的事情。
看起来这个办法非常简单,只不过是转移注意力而已,但是“觉知之轮”是丹尼尔•西格尔非常有创意的办法,使得我们模糊的思想与意识外显化。引导孩子能够准确的,具体的把注意力导向他想要发展或成长的那部分自我。
当孩子内心掀起风暴时,他能够知道这只是他注意力面向中的一部分,他不会太过执着于这一部分,因为他知道还有别的好的部分存在,就能够在事情面前保持镇定和放松,获得内心深层次的平静。
只是让孩子停止担心是“生存式教育”,而让孩子学会如何面对自己担心的感受和情绪,如何将注意力转向引导自我成长的部分,才是“发展式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