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诵读郭继承老师的《直面人生的困惑》之《序三:将“知”落实在当下》,这是老师对我们学习初心、信念的一次忠告。
郭老师在序文中说,我们不仅要让人生懂得更多的道理,更要自觉的把美好的道理落实在实际的工作和生活中,从而结合自己的实际,实实在在提升自己的智慧,改变人生的境遇和命运。一句话,空谈无益,实干才能兴邦。这是人生的良言警句。
学习传统文化,一部分人是抱着看传统文化的热闹而来的,也有一部分人是把传统文化作为知识来研究、来学习的。有些人听到别人谈论传统文化,就说我什么什么时候去学习过,参加过传统文化活动,或者说自己早在哪年哪年就接触啦,言外之意我比大家学的早。也有的人听说读经典好,就把相关的书籍买回来放在家中,自己也不经常读,好像书买回来了自己就已经学会了一样。这些都是把学习传统文化当做门面来装饰自己的,不仅自己不能受益,反而却滋长了自己的贪名求认同之心。这对工作生活比较顺利的人来说无所谓,但是对已遇到问题需要解决的人来说,非但不能解决问题,可能还会火上浇油,把问题引向更为严峻的局面。在我们的身边,就有这样惨痛的教训。
孔子告诉我们,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我们只有把老师或经典教给我们的道理认真的落实在生活中,落实在行动中,解决我们所遇到的现实问题,向大家实证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确是我们的心灵家园,是我们解决现实问题的法宝。不仅我们自己受益,还会影响和带动更多的人走进传统文化的殿堂。从而我们才会深刻的理解孔老夫子说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之奇妙享受。
学贵力行。《弟子规》也告诉我们“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如果我们想改变自己的命运,改写自己的人生,就要把明师和经典的教诲熟记于心,并运用落实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才是人生的幸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