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今年四月份,外媒的一则新闻给我们复习了一遍历史政治课。
美国人在大萧条时期宁愿把牛奶倒进河里,也不低价卖给穷人这件事,上了我们中国的政治课本,用来控诉资本主义的罪恶。
如今,因为今年疫情的关系,“倒牛奶”事件正在美国重演。
据美国最大的乳制品合作社美国奶农公司估测,奶农目前每天倒掉大约1400万升牛奶,大约相当于五个标准游泳池的大小。你可以想象每天游泳五次,一次换一回奶,可以健身顺便还解渴。根据美乳制品协会估算,全美5%的牛奶将会被倒掉,如果未来疫情不能好转,这一数字将会翻番。
看着那么多牛奶白花花的被倒掉,对于我们90后这一代来讲,也不能保证每个人能把喝牛奶像喝水一样。对于很多人来讲牛奶都是很宝贵的。甚至有人不相信,怎么会有人那么傻,把自己辛辛苦苦挤出来的牛奶倒掉呢?
02
美国大萧条以前,信贷业务发展迅速,消费能力大幅提升。换句话说是人们普遍用信用卡透支消费,有钱了牛奶之类的消费品就会买的更多。商超货源不足的问题开始沿着供应链依次向上影响。
阿姨超市没货卖,资本企业扩建加大收购原奶量,奶农大叔扩大养殖场引进设备。站在供应链上的那一大波而赚钱赚到手软。
车速太快,即使前面没有车,人也会下意识地踩一下刹车。
胡佛总统就是当年的那个踩下信贷业务刹车的人。信贷业务的缩减导致消费能力不足,有效需求直接打回原形。股市大跌让无数家庭资产缩水,实体经济崩溃造成无数工人失业,全国的消费能力大幅度缩减。
那些没能与奶企签订协议的奶农大叔来说,他们一般只能提供较差品质的二级牛奶,而这些牛奶供应的是小型牛奶收购商,没有固定的收购价格。超额供给、缩水需求,这缺口都要出在他们身上。
牛奶本来就不易存储,太容易变质。低价出售更不可能,一旦交易就意味亏损,导致牛奶市场萎缩。说到免费赠送牛奶,那么造成的后果就是奶农大叔会关闭养殖场。所以面对这种情况,奶农大叔只能被迫把多余的牛奶倒掉。
中学教科书提到的“资本家”不是牛奶公司,也不是零售商。而是这些生活窘迫、无法偿还贷款的“奶农大叔”。
当然啦,如果你对奶农大叔说我自带奶瓶,希望能免费取点奶,他也是非常乐意的。
人类的本性之一是选择利益最大化或损失最小化。所以倒掉牛奶是“奶农大叔们”选择损失最小化的具体表现。
03
其实在我国疫情初期,不出门不串门不聚会,许多果蔬鸡鸭等都滞留在家里卖不出去。最终只能含泪喂牛的情景。然而,更多的“奶农大叔们”选择捐赠给抗疫一线。浪费粮食在中国是一件极度难以接受的事情。
受疫情影响,很多农户的农产品现在都无法销售了,不光是种植大户,一些散户也有这样的烦恼。这不,泰州姜堰区娄庄镇就有一户村民就向我们栏目反映,他家田里种了一些青菜,眼看就要长老了,想把它捐出去,请我们帮忙。
中国历史上农民起义基本上都是因为饥荒导致的暴乱,而这些农民起义最终推倒了一个个封建王朝。
所以中国人不会轻易浪费自己的食物,因为中国人知道食物就是一切。如果自己想要在状况不佳的社会里生活下去,就必须要在保证自己食物充足的同时,还要尽量拯救身边的饥饿者,否则自己以及自己的家族,就很有可能会被这些走投无路的饥饿平民杀死。
在美国人看来,私有的就是私有的,只要是我的财产,我就可以任意处置,别人无权干涉。“倒牛奶”虽然浪费的这是个人的财富,但是个人也是国家的一部分,因此这也意味着整个国家财富的无理由消耗。
所以我想,这是我们与美国最本质的区别之一。
04 结束语
最后,我本来想今天写一些关于职场的那些事儿,呆坐两个小时却只字未写。并不是写不出来,只是少了一些冲动。连想要做的冲动都没有,那肯定是不感兴趣的了。
所以,我决定调个船头,多写一些关于经济学的内容。从宏观层面考虑货币政策对你我的影响,或者出台的政策我们应该如何解读如何行动。微观上看,用经济思维理性看待事物,比如一眼识破商家的那点儿套路,困难的情况下如何做出正确的选择等等。
经济学领域的学习与表达相对于职场更加困难,经济学、政治、历史、心理学等都要有涉及。但从长期来看对我们的帮助是更加有效,其杠杆效应更加明显。
我自学了《经济学原理》《魔鬼经济学》这两本书,最近一直在听《经济学课》,你如果问我学到了什么,我也不知道。但就是好像明白了一些日常生活的道理和真相。我提到的两本经济学书都是TXT格式,你如果感兴趣可以在公众号(蜜码)里留言或者加我的好友,我会直接发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