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后工作”(post work)时代,是没有工作的时代。人们一种工作量非常少甚至没有工作的生活。全民基本收入,即政府为每位公民提供的一笔收入,旨在保证公民维持基本生活,无须接受经济状况调查。——摘自百度词条与《什么都想做,什么都不想做》
2.“死亡驱力”(death drive),是一种割裂,损伤和摧毁,是想让所有有生理的有机体回到无机状态,就是一种回到生命的真正原初状态。人们有一种自然的倾向,重复某些具有破坏性的行为,最终似乎违背了更有益的生命本能。这种行为是死亡驱力的基础,他认为死亡驱力是人生命中的一种倒退力量,使人向后移向一种以前的非生命状态,而不是进入生活和快乐。——弗洛伊德
懒惰,愤怒,抑郁,暴饮暴食,自杀等等,若是死亡驱力再起作用的话,那么,环境的压力,环境的教育,文化的孕养,又在其中起什么作用呢?或许,似“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还是“人本来是一张白纸”此类争论一样,“人本身就会有想死的本能与想生的本能”还是本能本身就是生物经过长期净化竞争,克在基因表达里的。会不会有一种本能空白的状态,而后经过时代遗传,本能深化或削弱,每一个人的本能总会有略微差距,但也可总体分类。忽略人类繁衍历史,通过调查当代的人类行为,探寻人类本能,或是因为本能会在人类或生物形成阶段就会基本形成,踪迹可寻,差别应不大。自我浅见,欢迎批评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