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垚烨
七楼会议室。全透明玻璃窗户,全部紧紧关闭着,投不进一丝风,室内闷热无比。几个大领导在安静地看稿子,时而提出几点意见。
"这个地方顿号用的不对。"
"这个句子读起来有点别扭。"
"这个地方用词有点重复。"
…
几个小时下来,领导们都在提类似这样的意见,然后开始热烈。可以看出,大家对这份稿子的重视程度。
这是一份化工行业改造提升实施方案,日后会以转型升级办公室的名义发文。
平时我们读的政府文稿,通常都是朗朗上口,对仗工整,派遣词用句十分考究,她不讲究文笔优美,但你就觉得真他娘的写的好。
今天终于看到了政府文稿的生产过程。据说这个稿子从去年就开始准备,但现在已经半年多了,期间众多领导批阅修改,修改次数不下几十次。
不得不说,精品都是改出来的。大文豪鲁迅先生都说:“好文章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
昨天上了S叔的写作课,这次主题就是好文章都是改出来的,一切初稿都是狗屁。
由此,联想很多的艺术作品的创作,比如音乐,比如剧本,但凡是流传千古,被人传颂的作品一定是千凿百炼,刻意修改的结果。比如中国四大名著之首的《红楼梦》,曹雪芹说是“披阅十载,增删五次。”而成的。
而大部分初入写作者之所以没有信心,就是因为对初稿期望过高。你拿着自己的初稿跟那些改过无数次的稿子去比,这不是自找打击吗?
其实,人人都是作家,只是作家更懂创作方法,他们深知好文章一定是修改出来的,把初稿看成狗屁;他们懂得如何把一个狗血故事修改成一个触动人心的剧本;她们懂得像他人讨教意见,不断的吸收好的建议。
五点的时候,会议室的管理员过来催促,她们要下班了,领导们换到了14楼会议室继续修改。
那么多优秀的头脑聚在一起,只为改一篇稿子,此文能不优秀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