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诚地相信,一个谦卑渺小的生命能快乐地过一辈子,是宇宙间之至美。”
——林语堂
君可还记否?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选自中学语文课本《童趣》·沈复
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事如春梦了无痕”。然而,用敏感的心灵细细同味,再久远的事情也会依稀币现。大概人生总是不得完美,借生命的重温以获取一些活泼的暖意。
清乾隆年间,一位不那么有名的书生沈复,用简约俊逸的文字,回忆自己的纯真少年和忧患中年,记录那段时光里所经历的闺房之乐、坎坷之愁、闲情之趣,浪游之快……处处流露不随人是非的市美眼光和浪漫情怀。
沈复深情的双眸始终瞄向自己的妻子芸娘,这位“中国文学史上最可爱的女人”,她的聪慧、爱美、襟怀、气概和痴情,让读者“阅而心醉”。
黄昏独我
无人与我立黄昏
已是黄昏独自愁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芸娘病故后,沈复用清丽典雅之笔,作《浮生六记》六卷,以慰生死隔离之相思 。
这是沈复写给妻子芸娘的绝美情书。从初见的怦然心动到婚后的举案齐眉;从谈诗论画到赏月弄花,平平淡淡的柴米夫妻,将清贫的日子过成了一首诗。他们遭逢家庭变故,半生坎坷,颠沛流离,却一直相扶相依,不离不弃。
浮迷 | 浮谜 历史
《浮生六记》流传久远,“浮迷”众多。其中两位超级“浮迷”——林语堂、俞平伯的贡献,让其成为经典并走向世界:1924年,《浮生六记》由俞平伯整理标点并首次以单行本印行后,迅速广为流传;民国时期,《浮生六记》精彩片段被选入《国文》课本;1935年,《浮生六记》由林语堂译成英文,并相继被译成德文等多种文字。
作品目录
卷一 《闺房记乐》
卷二 《闲情记趣》
卷三 《坎坷记愁》
卷四 《浪游记快》
卷五 《中山记历》
卷六 《养生记道》
《浮生六记》有着落花流水的时光散漫,庭园梦境的从容静寂,与布衣蔬食的晨光之美。自晚清至今,已流传一百余年。
评价
在中国文学史上,描写情爱的诗文很多,但大多或写宫廷艳史,或写权势礼法淫威下的爱情悲剧,或写风尘知己及少男少女之间的缠绵,很少涉及夫妻之情。别具慧眼的陈寅恪指出:“吾国文学,自来以礼法顾忌之故,不敢多言男女间关系,而于正式男女关系如夫妇者,尤少涉及。盖闺房燕昵之情意,家庭迷盐之琐屑,大抵不列于篇章,惟以笼统之词,概括言之而已。此后来沈三白《浮生六记》之《闺房记乐》,所以为例外创作。”
题外话
“无人与我立黄昏,无人问我粥可温。”出处
因七堇年的短文《浮生六记》而被众人误解,以为这一句出自沈复的《浮生六记》。原作者于2015年5月30日发表长微博解释。七堇年也发表了道歉微博。
【浮生六记】寄芸
原曲:手岛葵《徒然曜日》
词:陌绪
演唱:萧晓
问君路远何处去
问君音杳何时闻
莫怕鬓白情难分
已许下一生
我取溪静澄
直把古人闺中问
并肩执手自温存
萧爽楼夜辰
倚墙淡墨兰影真
烹茶蒸酒抚霜尘
拔钗沽酒抚霜尘
汝看烛烬月半沉
汝听蛩噪院已深
风住杯倾泣未忍
写尽梦一痕
眉间绛色冷
依稀共话西厢人
怎堪无力渡芳魂
案上锦书残
零落轻拾当日谶
无人与我立黄昏
无人问我粥可温
我取溪静澄
直把古人闺中问
并肩执手自温存
萧爽楼夜辰
倚墙淡墨兰影真
烹茶蒸酒抚霜尘
眉间绛色冷
依稀共话西厢人
怎堪无力渡芳魂
案上锦书残
零落轻拾当日谶
无人与我立黄昏
无人问我粥可温
《浮生六记》问世百年流传海内,被誉为“晚清小红楼梦”,两百多种版本并行于世。
“此次译注,所依底本为民国十三年霜枫社版。此版为俞平伯根据光绪四年《独悟庵丛钞》版与光绪三十二年《雁来红丛报》版校勘。同时参考了广陵古籍刻印社1991年影印本、浙江古籍出版社 1995 年‘幽兰珍丛’版、中华书局 2015 年苗怀明评注版。”
——周公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