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开始,是一个老的起点,我愿意花上一些时间,来找补一下心灵的慰藉,对过去的自己说说话,向明天制造一些不确定,如此,且来看这一次,能够坚持多长时间.
过完年第一天上班,就下起了雨,像是我的心情,在天津的东南边陲的大港,已经落下帷幕,我下了班,总想做一些与工作无关的事情,刚才看完了一个手机电影,深夜变得安静,可此时北风大作,窗外的呼啸断断续续,我在恍惚之中,突然想到,已经来这里四年半了。
在这四年半的工作生活中,我一直忍受着孤独,压抑的自我常常处于一种颓废之中。间隙刷到了初中同学小鹿写的一篇回乡游记采访的文章,她现在是一名记者,文字间我看到了她对于家乡的热爱与憧憬,在我渐渐露出的笑容里,又看到了自己的失魂落魄,问心有愧啊我,从一个感性的文艺青年,已颓废成了一个职场达人,我没有什么工作能力,如果大家觉得我能我行不过是我内心责任使然罢了,硬撑而已强装坚强。对不喜欢的可以硬撑,对自己喜欢的东西为什么却不愿意坚持啊,我知道我是爱写作的,也知道自己会重新拿起电脑端起手机,怎么这么晚才行动,看到年轻时候的自己写下的文字,我觉得现在的这个人对不起这将近十年的期待……
究竟是为什么,我可以忍受这份工作这么长时间,究竟又是为什么,放弃自己的文学梦?
我想哭,因为我的放弃,也因为我不想上班那,我想上学,我恐惧上班,比恐惧开学还要难受,我上学的时候从来都没有停过笔,上了班渐渐的再也没有碰过笔,如今再回忆自己求学的经历,是不是,就能够表达清楚心迹,做到释怀?我不知,我只知道现在掉下来的眼泪,像是从十年前二十年前穿越来的,那种悲伤浸透了我的心,唯有不断地敲着键盘,听着窗外的呼啸,才能让自己有些感觉,感觉自己还在活着,尽管在这段不如己愿的岁月。
2019年毕业后,我好像没有再回过保定,在河北大学住的最后一段时间啊,是毕业的那一个月,我也想给这段研究生的经历,取一个名字,或者是标题,来概括一下那段清醒又迷惑的生活,就叫后大学时代吧。
那我又是怎么去得河大呢,还不是大学毕业的时候流行考研,2015年顺着大流也象征性地报考了一个学校,因为导师是从那里毕业的,我想也没多想就报考了河北大学,其实现在想想应该报考河北工业大学的,这样我就可以早来天津了,也不至于去保定待了那么些时间,不过,河大也有河大的好处。金磊年前结的婚,年后我要去保定,忠军李威他们都还在学校。我骨子里还是喜欢河大的,就像我骨子里喜欢唐山师范一样,他们都不是什么名校,却待我不薄,子不嫌母丑,作为学生没有资格嫌弃自己的母校,写完这句话,不由得想到自己的高中,我不知道自己现在还嫌不嫌弃,只是一想到心就很痛,高光时刻之前,我是孤单的李向。
2009年是一个难忘的年份,我自然不会忘记,永生难忘,中考的失利,错误的选择,造就了我一想到心就很痛,我很早就把那段时光想好了名字就叫虚度秋季。足以见得,一个被后悔耽误的青年,没有报考一中,选择了二中,他成天在懊恼中艰难度日。
2006年以前,是我最快乐的时光,高油村小学里的很多事情都是精彩的情节,我之前写过了,叫五年级。涛、小昭都读过一些,不知道瑞昭有没有读过,我们在村里上学的日子,可能现在绝大多数小朋友体会不到了,那个时代早已过去,只能怀念。
从《五年级》到《虚度秋季》再到《孤单的李向》记录的是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的经历,很早之前就动笔写过,只是不全,并不达我心意,现在想要整理一下,从我的回忆里搜刮片段,从旧时光里寻找走过的印记,是一个找寻自我的旅程。
《后大学时代》记录的是我大学毕业后去保定河北大学读书的经历,唯有我最丰富的大学时期,那个时候想要看一百本书写一本书的人,找不到合适的词汇来概括那一段回忆。就叫《别了,SCHOOL》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