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奇迹?
文/殷炳莲
“齐鲁大地有才女,赚取稿费发群里。百尺河镇餐饮做,又炒菜来又淘米。”
昨天,我的一篇关于抑郁症女孩康复的稿子发到抑友群里后,一个朋友随即做了一首打油诗给我,很形象,通俗易懂。
跟老公聊天,“有些抑郁症患者都不愿承认自己有病,拒绝进医院。家属们都急死了,不知道该如何沟通,如何治疗,日子都没法过了。”
老公一听,老话又来了:“就是惯的。不去?绑着去,打几下就去了。”
“牛得你!我那时候你怎么不打?”
“你?你那时候很乖,自己很配合啊。”老公在说,我在笑。是啊,一切如烟如云,当时的苦不堪言,现在却已成为了笑谈。
回头看看,整个过程当中,我从来都没有过病耻感。过去没有,现在也没有。我有过抑郁症,我写过很多文章,地球人都知道吧?其实,我从来都不是一个看别人脸色的女人,我只是太苛求自己,不放过自己罢了。人吃五谷杂粮,长病也有错吗?
我的一篇抑郁文章的下面曾经有读者留言,说我那些年离家出走的事很多人都有过,算不上什么抑郁症。我能理解她,毕竟我的文章只写了抑郁的某个过程,而不是全部,我热爱写作,绝非无病呻吟。人生的故事太多,我没必要编故事吧?
抑友们读到我的文章,夸我棒,我趁热打铁,鼓励他们跟我一样,“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啊,我就是这样走出来的。如今,不仅康复了,还有了意外收获,有物质的,有精神的。那么多的读者一路陪伴着我,让我有了使命感,让我看到了人生活着的意义。”
在著名记者张进的心理群里,看到他们聊天,说到双相抑郁症的治疗,需要终生服药的时候,我就发言了:“我早就不吃药了。”“不吃药的人是少数,你就是其中之一。”
我,是一个奇迹?不是什么名人大腕那样的奇迹,而是抑郁症群里的奇迹:我是自愈的,做为一个双相患者,我不需要终生服药。我的吃药时间很短,最多两个月,剩下的,应该就是意志力了吧?当年的我,没有心理医生话疗,也没有抑友聊天,只有我自己:一会儿清醒,一会儿糊涂;一会儿要死要活,一会儿兴奋不已;一会儿晴朗的白天,一会儿茫茫黑夜。
抑郁症分为单相和双相。单相,就是单纯的抑郁,而双相,是抑郁和躁狂轮流发作,也叫做双相情感障碍。我属于后者,一会儿天堂,一会儿地狱:冰火两重天的感觉。
“心往外看的人是在做梦,往内看的人才是清醒的”——荣格。
用荣格的话来说,“抑郁症”是内倾思考的一种形式,是一种清醒的状态伴随着痛苦。
人活着,就会有悲有喜,心儿堵住了的时候,就需要寻找一个出口,需要一个通道来释放。我的写作,就担负着这样的使命,就是我的药。“写喜剧的人往往深尝悲剧”,这话真是最好的诠释。
太多的人,总爱把希望寄托在别人那里:“谁能帮我?谁能理解我?”孰不知,靠山山会倒,靠人人会跑。别人的经验自己未必适合,而适合自己的方式,才是最好的。
什么样的方式才是最适合自己的呢?有人长跑,有人练瑜伽,有人坐禅,有人信基督信佛…………努力寻找,慢慢寻找,总有一样会适合你,会是你想要的菜,你要吃的药。
人生,有“雾里看花水中望月”的时候,有“豁然开朗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时候,更有“走出迷茫山高我为峰”的时候。
你会发现:再高的山,都已经被你踩在了脚下,难道,你不就是一个强者么?把苦难踩在脚下的强者?
我,真的是一个奇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