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和几个同学聊了点写东西的事。我们互相提问题,其中有一个问题特别有意思。这个问题是,在写作练习时,我们应该去模仿谁的作品?是自己喜欢的,还是自己可能擅长的?
1、
这个问题我想了很久,因为在之前,类似的问题也困扰了我很长时间。在刚开始练习写作的时候,我就在卢思浩和李尚龙之间徘徊。这两个人的文字我都喜欢,我应该去学谁的?
现在回想起来,当时的问题实在是有些可笑。因为我纠结这个问题的时候,写作水平实在是低到可怜。只有在哪一种文字都模仿不来的时候,我才会陷入这种痛苦的选择中。
这时候怎么选,好像都是错的。
这就好比,我在纠结,我想发财,我是学马云去做淘宝,还是学王健林做地产呢?这种纠结其实没有意义,因为你什么都做不了,你连本钱都没有,就是个一无所有的穷光蛋。
做淘宝还是做地产?做个屁!做梦去吧!
做产业是这样,写文章也是同样的道理。我怕选错模仿对象,就是怕写错了方向无法回头。万一我是李尚龙式的天才,去学卢思浩写鸡汤,不是白瞎了我的鸡血文天赋了吗?如果选错了路,我会不会后悔一生?
2、
醒醒吧少年,你到现在还没有成绩,就不要妄想自己是个写作的天才了,更不要妄想,是不用练习只用选择就能成功的天才。这种天才,世界上可能有,但一定非常少,而且注定不是你。
所以耽误你成功脚步的,从来不是选择不当而错失的机会,而是努力不足带来的进步缓慢。
更讽刺的是,越是努力不够的人,越在强调机会的重要性,强调因为选择错误产生的沉没成本和试错时间。他们总是在强调,别催我,再看看,选错了就完了。
我身边这样的人很多。他们的共同点是,越没有能力,就越怕失去机会。而现实残酷就在于,没有能力的时候,给你所有机会,你一个都抓不住。
所以,没有机会,其实是上天对你足够仁慈的表现。因为作为弱者,你没有选择机会的权利。
3、
我不是在歧视新手和弱者,而且我自己也没有从新手层次走出来。我这么说的理由是,自己写完了大概70万字,仍然搞不明白自己更适合哪种大神的写作方法。
也许这只是因为我愚钝,但是学得越多,懂得越多,越能意识到自己和高手的差距大,是所有人都会经历的阶段。写完这么多字,我的目标也不再是成为低配版本的李尚龙或者卢思浩,而仅仅是努力把自己的每一篇文章写清楚。
把文章写通顺,把问题讲清楚,少一些错别字和病句,让文章的条理更清晰,仍然是我主要的努力方向。
我越来越不奢望我能在短时间内成为李尚龙或者卢思浩式的作家,因为写的越多,越知道距离远。我还没有到要去在他们之间二选一的时候,现在想这些,只是徒增心魔,对写好文章没有任何帮助。
所以现在,我没有在完全地模仿谁,而是选了一个更适合我的学习方法。
这个学习方法是,看到好的喜欢的文章,就去给它做一下简单的拆解。拆一下他的结构,拆一下他的好句子,拆一下他写文章的方法。
文章的作者是谁不重要,他的写作风格也不重要。只要对我写文章有帮助的,我就拿来去学。下一篇文章,争取就用到。
这种荤素不忌的学习,这种拆解加拿来的套路,才是我写作成长的最大助力。
4、
这种方法很好,它的唯一问题在于,我要做大量的阅读,还要做很多无用的写作练习,废稿率比别人高很多。我是通过大量的练习来排除掉不适合我的写作方法。
这其实就是,我在写作的各个道路上一直走,发现走错了就马上退回来。我不怕犯错,只要错了就重新再来。
如你所见,这种方法很笨,很花时间,但是让我觉得无比踏实。因为在这个练习过程中,我能在每一篇文章中看到自己的进步,知道这种写法是否适合我。
就这样,每写完一篇文章,我都能更接近自己最终的写作套路。
这是因为,刻意练习一定会有两种结果,提升写作水平,或者排除错误的写作方向。而我每次练习,这两种收获必得其一。这就导致了,我一直在进步,缓慢却稳定。
虽然进步慢,我一点也不慌。因为短时间内,我的进步不会停。这样我就很知足。
5、
可能你会有疑问,这听起来,好像和鱼哥(水清亦有鱼)讲的不太一样。鱼哥强调的,是找到一个模仿对象,去研究他高仿他,然后培养语感和习惯,最终形成自己的风格。
陆凯你这么说,和鱼哥讲得顺序不一样,感觉不太对。
老实讲,确实不一样。而且这是我正在实践的方法,还没有一个特别牛X的结果来证明。但是这并不耽误你听我说。
因为,在新手写作的前期,这些方法对你来说,没有任何差别。
在这个阶段,你要做的是唯一一件事,就是连续地大量地坚持写下去。所有的方法,如果不写,就没有任何用处。
因为对大部分新手来说,最限制成长速度的,就是练习数量不够。排在它后面的,才是思考不够,反思不足。
而这个顺序,很多人都搞错了。想太多做太少,是大多数人的通病。
你和高手最大的差距,不是想法,而是行动。
6、
昨天还有一个好朋友问我,你说我模仿谁的文章呢?我想了好久,都不知道喜欢谁的。
我告诉她,这个无所谓的,因为就算你不喜欢的作家,也比你写得好太多。只要照着写,就没错。不管怎么写,都比你不写强。
这个略扎心,但确实是事实。我们每次都怕做错选择失去什么,却总想不起自己其实一无所有。无论你怎么写,生活总不会变得更糟,不是么?
那你还在纠结什么?我一直搞不懂。
写,就完事儿了。道理就这么简单。
7、
这篇文章差不多就算写完了。
我想写这篇文章,是因为最近总看到有人问,我写作不进步好焦虑,我什么时候能变现好忧伤。然而我去看文章的时候,发现他们一周就写一篇,而且是最后一两个小时,埋头硬写出来的。
那个文章简直了,逻辑没有,结构没有,主题没有,错别字和病句还一大堆。很明显,之前的点评没有看,也没花时间认真写。
看到这样的文章,我十分痛苦。点评这样的文章,痛苦加十倍。
这个对写作结果超级无敌的期待,搭配如此不努力不上心的态度和练习频率,简直不要太辣眼睛。
我努力成这德行都没有达到的结果,如果你这样子轻飘飘就完成,我都要找个地方撞死去。居然能忍住没在这个事情上连续爆粗口,我要给自己鼓个掌。
最后还是想说一句,我认为写作的最终目标,就是写出自己喜欢且擅长的作品。到底先写自己喜欢的还是先写擅长的,其实都无所谓。
反正只要一直写,最后的结果是一样的。喜欢的写多了就会擅长,擅长的写多了就会喜欢。没啥区别。
只要你开始写,坚持写,不写一半跳车跑路,就没问题。
最怕你一生碌碌无为,还安慰自己平凡可贵。把时间花在纠结和选择里,就是对生命最大的浪费。
要么写,就一直写。要么停,别浪费时间。最好的结果就在这两个中间。
想成功,你只能二选一。未来的路要怎么走,你自己来选。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