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有听到朋友说为什么现在很多人开始关闭自己的朋友圈,仅对外开放了3天或者是半年
我深感这种变化
因为自己也是这么关闭朋友圈的人之一,记得是半年多前,当微信有了可以设置自己的朋友圈是否完全对外展示的时候,由于当时不怎么喜欢让别人看我朋友圈,于是乎就设置成了半年可见,之后想时间再短点又设置成了三天可见,不知道未来的某个节点上是否会完全关闭朋友圈只对自己所见呢
微信上从A到Z数下来有142个好友,看着周围小伙伴少则五,六百,多则上千的好友,我想应该是属于好友比较少的那类人了,粗略看了下大部分关系密切的好友,基本都是全开放的状态,而其中也有3成左右的人是仅半年可见,三天可见的也有一小部分
而我发现那些朋友圈设置成只三天可见的小伙伴是我认识的人里面属于内心比较细腻的那类人,不善于太多的交际,个性却也十分的鲜明。
或许我也是那个内心比较细腻的人吧,自己给自己贴个小金砖
如果有人问我为什么会这样做,为什么一个朋友圈还要设置成选择性的展示
其实我所想的应该是在这个碎片化信息泛滥,透明,每个人每天都会在这个小屏幕下扫过很多人的生活百态,研究别人的喜怒哀乐,听他人的闲言碎语
而自己的生活,当收集那一圈赞后,真正留言关心你的会越来越少
也许自己身边的朋友年龄偏大,成家立业的居多,沉迷于自己的幸福生活而不可自拔
也无需有太多给外界交代的生活片段,自己发着给自己看,我猜这是他们的理由吧。
对于我
我并没有明确的区分完全展示和部分展示的利弊,其实只是一个选择罢了
我选择我自己的世界我只给自己取乐,而你看不到或许就会明白我其实不太想受打扰
我选择我的瞬间你都会看到,每次的点滴你都能知晓,那么请留下你的足迹,哪怕是一个赞也好
两种不同的心境,我敢肯定我只不过说了分别最普通的心理活动,真正不展示的原因有很多
你会是怎样去想的呢,你的选择会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