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影视剧时的我,反派的五官决定了我的三观……
“说的太好了,我的三观就是看脸,看他顺眼什么都好好的,看他不顺眼就干到底。”“真的上头,拔牙吗?亲爱的~”
现在看影视剧已经这样了吗?让编剧情何以堪呀!但这也难怪,收视率就是流量,流量就是收视率啊!
谁说反派不能长得帅,没有这种说法的。
影视剧中的反派,如果可以用帅,而不是演得够“坏”,来影响观众的三观,这似乎也是一种成功。这么说不会被拍吧。
这里我们完全赞成用刘亮来演反派,这一波观众就是来看刘亮的,这难道有错吗?
今天我们要说的是一个心理学问题,那就是长得美这人就是你眼中的好人吗?
那当然不是了,影视剧中就有长得好的坏人啊!不不不,他是不是坏人,他真香,我已经上头了。
你看看,这就是piapia打脸。
投射效应:认知的歪曲
投射效应是指在人际交往的时候,人们习惯于把自己的某种特性强加到对方身上,这些特性可以是我们的思维、习惯、想法等,并以此为依据来忖度对方的想法、习惯,认为对方和自己想的是一致的。
情人眼里出西施。对于我们喜欢的人,我看到的都是优点。作为刘亮的粉丝,我喜欢他,他的一颦一笑都是美好,他咋能是坏人呢?
即便他演一个坏人,那我就喜欢这个坏人。作为观众,看剧是一种娱乐,喜欢反派也无伤大雅。但如果实在现实生活中呢?
把自己的主观想法强加给对方,对自己不喜欢的人,看到的都是缺点,进而贬低、指责、丑化,这是投射效应中的情感投射。
有一些年轻教师容易在教学上容易犯相同投射的错误。比如,有的知识点他认为简单,容易理解,所以一带而过,但实际情况是,这个知识点对于不少学生来说是个难点。
此外就是愿望投射,有的员工自我感觉优秀,认为自己在上司心里也是优秀的,结果是上司对他做的一些中性的评语,他理解为褒奖。
观君坐姿,酷似佛祖
我们都听过,苏东坡和佛印的小故事。
一日,苏东坡和佛印在林中一起相约打坐。半响过后,佛印看苏东坡打坐一动不动,姿态庄重,缓缓地说道:“观君坐姿,酷似佛祖。”
苏东坡闻言后,心中大喜。他见佛印的袈裟拖在地上,心中想到一物,不由有些好笑,于是对佛印说:“大师坐姿,活像一坨牛粪。”
佛印听了,只是微微一笑,然后平静地说道:“我看你却像一尊佛”。
苏东坡听完后觉得自己赢了佛印一回,暗自得意,兴高采烈地回家了。
苏东坡一回家后,十分得意,便将此事告诉了苏小妹。
苏小妹听完后,看着洋洋得意的哥哥,摇了摇头,叹道:“哥哥,你又输了一回。
佛家有经云:心有所想,目有所见。佛印心中有佛,所以看你才像佛;而你看他像一坨牛粪,说明你的心中是一坨牛粪呀!”
苏东坡闻言后,顿时石化了。
这个小故事讲的就是我们今天提到的心理学效应——投射效应。
说到底,投射效应都是认知的歪曲,没有做到客观评价。
所以,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我们要警惕投射效应,尽可能保持理性,避免认知偏差造成误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