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拂面的傍晚,你在公园的林荫下散步,前面一个中年妇女,举着自己的孙子或者是自己最小的儿子,从头顶的杏树上摘下一颗颗青杏拿在手中把玩。孩子大约两三岁的样子,调皮又兴奋。他很快扔掉手中的杏,又去摘新的。你捡起地上的青杏,用手捏一捏,知道还不能吃,不禁摇摇头,轻声自语:“这样对孩子有好处吗?”
绿灯亮起的十字路口,你的车刚刚起步,不知道哪里冒出来的一辆小车,以极快的速度别在你的车前,逼得你死命的踩下的刹车。当你抬起头望着绝尘而去的外地牌照的豪华小车时,你还是没能忍住地吼出了声:“什么素质啊!”
上述的两个场景,你觉得这是观察呢?还是评论啊?我们能真正的清楚这两者的区别吗?
美国著名作家卢森堡博士在他的著作《非暴力沟通》一书中提出了要适度区分观察和评论的观念。这样的观念会对我们使用非暴力沟通模式加强交流有什么作用呢?
非暴力沟通的第一个要素是观察。我们仔细观察正在发生的事情,并清楚地说出观察结果。非暴力沟通并不要求我们保持完全的客观而不做任何评论。它只是强调区分观察和评论的重要性。因为将观察和评论混为一谈,人们将倾向于听到批评,甚至会产生逆反心理。
非暴力沟通不鼓励绝对化的评论,而主张评论要基于特定时间和环境中的观察。
印度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曾经说:“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人类智力的最高形式。”第一次听到这个观点时,我立马会想到:“那么这样的观察有什么用?”在不知不觉中,我做出了评论。通常情况下,对于的大多数人来说,观察他人及其行为而不做评论、指责或者以其他形式进行分析,是非常难以做到的。
由于我们会受到很多旧习惯的制约和束缚,想要学会区分观察和评论并不容易。 观察只是客观地描述事实,而评论则有很多表达方式,不能明确区分观察和评论的人会产生如下的混淆:
(1)使用的语言没有体现出评论者对其评论负有责任;
(2)把对他人的思想、情感或者愿望的推测当作唯一的可能;
(3)把推测当作事实;
(4)缺乏依据;
(5)评价他人能力时,把评论当作事实;
(6)使用形容词和副词是,把评论当作事实。
总之,当我们将观察的结果用于沟通时,准确地区分观察和评论,会让我们更加接近非暴力沟通的模式。会让我们的沟通对象感觉到大家之间的沟通都是基于事实而不是猜测和武断。这样会让大家更愿意进行深入的沟通和易于接受沟通的结果。
简宝玉读书挑战打卡-《非暴力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