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曾说过:“一切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人无法脱离人群、社会而独自生存,每个人只需要处理好两种关系,就能与世界从容相处。
第一种是自己和父母的关系。
第二种是自己和其他人的关系,包括与伴侣、孩子、同事、合作伙伴等的关系。
第二种关系是第一种关系的投影
因为我们一出生时就要面对的是和父母的关系,慢慢长大才会发展到后面和其他人的关系。
如果父母对孩子是关爱尊重,自由。孩子长大以后,就容易把得到的这份关爱,尊重自由展现在和他人的关系上。
如果父母习惯了对孩子严厉苛责,孩子长大后就容易把所有的挑战、压力、批评,都视作道德问题,误会别人说的话、做的事,误认为对方的动机是瞧不起自己、不尊重自己,对自己没有信心。
比如现在父母常常会面临和孩子写作业的问题。
表面上看,父母关注的是孩子的作业,实际上,这个问题的核心来自父母自身。
如果父母因为孩子写作业选择了发飙和生气,这是因为他们自己还没长大。这样的父母,童年时往往总是被压迫、被欺负,他们小时候被就是被这样对待的,父母小时候写作业也是爸妈发飙和生气,。
即使父母长大了,心里想我以后可不要像我爸妈一样,可是父母的内心,就是一个遇到困难无处倾诉的软弱、无助的孩子,心中的无助就会无意识的表现出来。这时候父母就发飙生气,父母以为是因为孩子的原因,实际上父母发飙就是因为自己的原因。
一个人和父母的关系就是他和整个世界的关系。
改变从自己开始改变,从现在开始当我们意识到。问题就在自己的身上,我们从自己身上改变,改变自己的亲子关系,将会影响他以后的人生成长。
作为父母我们要小心自己的“莫名其妙”
比当孩子出问题的时候,父母莫名其妙的画风,莫名其妙的生气……,是这种情况下父母想做的是第一时间是撇清关系,迅速找到一个可供指责的对象,这样父母就感觉自己没有问题了。
那父母为何习惯性地推脱责任呢?
因为父母小时候犯了错就不被接纳,于是潜意识里就想:一旦自己被证明是错的,就不再值得被爱了,一定不能认错,越来越怕被别人指责。
当一个人把犯错等同于不被爱,或是把犯错等同于不被尊重,把两者错误地连接在一起时,就会对自己苛刻地上纲上线,对他人也没有那么友好了……
卡尔·荣格(Carl Gustav Jung)说:“潜意识如果没有进入意识,就会引导你的人生而成为你的命运。”
没有意识到就无法去改变,最后的结果就是潜意识成为一个人的命运。
父母要意识到,所有对孩子的伤害,最终都会进入孩子的潜意识,影响他的一生。唯有改变自己,改变婚姻、工作和与孩子的互动,才可以弥补潜意识中的缺陷。
来吧,我们一起读书改变自己,改变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