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会议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蔡奇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续深化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推动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以优良作风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
“破”形式主义“顽疾”,“卸”基层负重“枷锁”。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基层工作的“顽疾”,长期以来,基层干部被各种不必要的会议、报表、检查所困扰,疲于应付形式上的任务,而忽视了实际工作的落实。“重痕不重绩”的工作现象,不仅消耗了基层干部的时间和精力,还严重影响了政策执行的效果和群众的满意度。破解形式主义“顽疾”,必须从源头入手,坚决整治不正之风。一方面,要精简会议、文件和检查考核,减少不必要的台账和材料报送,让基层干部从繁琐的事务中解脱出来;另一方面,要优化工作流程,推动信息化手段的应用,通过技术赋能减少重复性劳动。只有卸下基层干部的“负重枷锁”,才能让他们轻装上阵,真正投入到服务群众、推动发展的实际工作中去。
“立”实干担当“新风”,“赋”基层治理“动能”。为基层减负,不仅要“减”,更要“立”。减的是形式主义的负担,立的是实干担当的新风。基层干部是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基层干部的活力和干劲直接关系到基层治理的成效。通过整治形式主义,基层干部能够将更多精力投入到解决实际问题、服务群众需求中去,从而提升基层治理的效能。此外,为基层减负还需要注重“赋能”。通过加强培训、优化资源配置、完善激励机制等措施,提升基层干部的能力和积极性。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鼓励基层干部敢于担当、勇于创新。只有激发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活力,才能为基层治理注入源源不断的动能。
“建”长效机制“堤坝”,“固”基层减负“成果”。形式主义问题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整治工作不能一蹴而就,必须建立长效机制,巩固减负成果。此次会议明确提出,要持续深化整治不正之风,防止形式主义反弹回潮。这要求我们从制度建设入手,构建起防范形式主义的“堤坝”。一方面,要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减少对形式指标的过度依赖,更加注重实际成效和群众满意度;另一方面,要强化监督问责机制,对搞形式主义、增加基层负担的行为严肃查处,形成强有力的震慑效应。同时,畅通基层干部和群众的反馈渠道,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确保减负工作落到实处。(新疆阿勒泰地区布尔津县委组织部 宋帅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