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焦点团队,网络初级我37期,王萌,坚持分享第48天。
孩子的社交情况复杂多变,简单粗暴的方法不一定管用,给孩子自保与反击的能力,才是真正的明智之举。
不想让孩子任人欺负,这5件事比打回去更重要。
对于孩子被欺负,重点要放在事先的预防,而不是事后的反击。
所以,要想孩子不被欺负,不被人拿捏,一定要在日常教育里,把孩子培养成为一个气场强大的人,并且教会孩子自保和反击的智慧。
一、要让孩子多交朋友
容易被欺负的孩子,通常朋友不多,甚至总是落单。
所以父母从小就要开始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重视他的交友情况。
二、要允许孩子大声说“不”
樊登老师曾说,在学校容易被欺负的孩子,往往是在家里被父母欺负过的孩子。
如果我们在家里总是以爱为名地控制、打压孩子,不允许他表达和拒绝,那么孩子在外面被欺负的概率会很大。
鼓励他顶嘴、允许他说不,孩子才不会唯唯诺诺,才能养成“不好惹”的气场。
三、要让孩子有一个强壮的身体
想要孩子不被欺凌,李玫瑾教授给父母出的招数就是:一定要让孩子运动,要让孩子有肌肉感。
当孩子充满了爆发力,别人自然不敢随意招惹了。
四、要告诉孩子“我一直为你撑腰”
有的父母爱把问题归咎到孩子身上:
“你为什么不敢还手?”
“怎么就欺负你不欺负别人?”
“就是因为你唯唯诺诺的样子,别人才敢针对你。”
有的父母喜欢替孩子说“没关系”,或者强迫孩子原谅对方“人家都道歉了,不如就算了吧”。
父母的不在意不重视,只会让本就受伤的孩子,更加的孤立无援。
久而久之,他们就会隐藏起自己的情绪和感受,变得更加隐忍、自卑,这些特性往往会让孩子成为被欺负的对象。
想要孩子有底气,务必要告诉他“不是你的问题”、“我一直站在你这边”、“我会为你撑腰”。
五、要教会孩子应对冲突的策略
学校也是个小江湖,在孩子进入校园之前,父母就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应对冲突的能力。
1. 教孩子在第一时间表达自己的不满和生气,指出对方的行为是错误的、不友好的。
整个过程需要尽量保证声音洪亮、语气坚定,并且直视对方。
2. 多和孩子练习对打,增强应变能力。
只有勇气是不够的,还要有反击的实力,这个过程爸爸作为男性一定要发挥作用。
3. 利用角色演练的方式,让孩子做到心中有数,准备应急方案。
当言语上的反击不管用时,或者碰到对方人多的情况,一定要懂得审时度势,然后逃跑、呼救、求助、服软等等,想办法先逃离现场。
4. 最重要的一条原则是保护自己。
孩子面对的社交问题是复杂多变的,所以要懂得以生命安全为重。
告诉孩子,一时的退让不代表软弱,比起不顾后果的猛冲,能够想办法全身而退才是更大的智慧。
孩子需要一次次跌倒才能学会走路。
同样的,他们也是在一次次的矛盾和冲突中成长。
“孩子迟早会离开父母,会跟不同的人打交道,有喜欢他的人,有不喜欢他的人,甚至有动手动脚的人,所以我们的最终目标,是要教孩子处理和解决问题。”
年幼时,父母可以为孩子提供舒适的生活、极致的呵护,可孩子终归要长大,要自己承担一切风雨。
与其伸手替他解决难题,不如给他两样东西:根和翅膀。
根,就是在孩子受委屈受欺负时,看见他的失落和委屈,坚定地站在他身边,给他充分的安全感;
翅膀,就是在孩子长大之前,传授他与人相处的智慧,培养他适应社会的能力。
这才是父母最大的远见,也是真正为孩子计深远的大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