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从镇远开车回到贵阳,假期也算是告一段落了。
镇远是美丽的所在,“心居何处,自在镇远”,我以为是很贴切的。
从26日到镇远,参加中国原生态摄影大展,与老友相会交流,有不少的收获。这次又有幸认识了著名的摄影人兼纪录片导演焦波老师。因为这份结缘,29日和30日,我和龙胜海,这位95后的苗族青年摄影师一起,和焦波老师,还有他到助理覃猛老师一行四人,一起到了小龙的家乡,剑河县展留村采风创作。焦波老师对于创作的激情和投入,令人感动。有这个机会深入交流,收获不少。也结下了一份友谊。
小龙作为苗族青年摄影人,这几年来,一直充满激情的拍摄本乡本土的“村里人”系列作品,他对于故乡的热爱,对于乡村的文化的热爱,同样是令人感动的。在这样的年龄,能够得到焦波老师的帮助和执教,我相信对于他的摄影事业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收获和鼓舞,也相信他今后的道路会越来越宽广。
这次的收获不小,需要慢慢复盘和总结。回来以后反复看了焦波老师的纪录片《乡村里的中国》、《出山记》,收获很大。这个收获并不仅仅是专业或者技术层面。他对于这片土地的热爱,尤其是对于农村的热爱,令人动容。而作为一位导演、摄影师,他所拍摄的每一部作品,无一不是投入了巨大的时间和精力,来投入地去默默创作。
这是时间的力量,这是一种或许别人不愿意用的笨办法。然而,正是因为这种看似的笨,才成就了他的作品的高度。所有的成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只有持之以恒,日积月累,才能成就汪洋大海。这对于每一个人,对于每一份所需要成就的事业来说,都是一个启迪。
这个道理,虽简单明了,一说就懂,而一做又是全都不会了。
我是10月5日和爱人再赴镇远,感谢好友王建军的盛情款待,入住的镇远镖局天外飞仙客栈,名字挺酷,临江而立,景色优美。
该记下的太多,有时间再单独记录吧。最近的持续写作一直做得不好。先写下这篇,提交作业。以后再单独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