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孩子的创造性——陶行知先生名篇《师范生的第二变——变个小孩子》
1931年5月15日《师范生》第2期刊登了陶行知先生的名篇《师范生的第二变——变个小孩子》,今天我有幸拜读这篇文章从而重新审视:教育是什么,教育为了谁,如何教育?
有人说:“小孩子懂得什么?”但是当你把莫扎尔特、爱迪生、牛顿及冲破父亲数学层层封锁之帕斯加儿的幼年研究生活翻给他看,他又只好哑口无言了。
有人说:山穷水尽,走投无路,陷入绝境,等死而已,不能创造。但是遭遇八十一难的玄奘,最终取得真经;粮水断绝,众叛亲离的哥伦布,最终发现了美洲;冻饿病三重压迫下的莫扎尔特,最终写出了《安魂曲》。
陶行知认为:人人都是创造之人,没有年纪大小的差别,也没有愚钝与聪慧的差别。时时都是创造之时 , 事事都是创造之事。而且往往都是在山穷水尽时柳暗花明,创造的契机才会真正来临。所以,教育者最需要的是信任,要相信孩子的创造才能,相信孩子的创造激情。
忘了你们的年纪,变个十足的小孩子,加入在小孩子的队伍里去吧!你若变成小孩子,便有惊人的奇迹出现:师生立刻成为朋友,学校立刻成为乐园;您立刻觉得是和小孩子一般儿大,一块儿玩,一处儿做工,谁也不觉得您是先生,您便成了真正的先生。您立刻会发现小孩子的能力大得很:他能做许多您不能做的事,也能做许多您以为他不能做的事。等到您重新生为一个小孩子,您会发现别的小孩子是和从前所想的小孩子不同了。
先生的这段话对为人父母者也是非常有帮助的。先生用了大量的例子论证了无论是发明大王爱迪生、音乐巨匠莫扎特,还是孔门高足曾参,都曾经被认为是朽木不可雕也。孩子的身上蕴藏有无限的创造力,关键是如何激发和引导。让他们大胆地行动和探索,让他们如饥似渴地阅读、积极地思考,他们身上创造的激情才能迸发出来。
所以,我们一定要相信,孩子的潜力是无限的,给他们更大的舞台,他们就能创造出更大的精彩。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不妨再读读先生的《师范生的第二变——变个小孩子》,你会在字里行间找到教育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