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堡文化研究 第221期
作者:和成有
编辑:秦陇华
前几天,突然接到侄子的电话,说七哥去世了。虽然之前早知道七哥患病,会不久于人世,但当接到电话时,我还是非常愕然,放下电话后,我的心里久久不能平静。
七哥名叫成亮,小名玉山,排行七。我祖父弟兄六人,我祖父发春,字文瑄,是老大,他祖父叫福春是老二。自小我们住在一个院子,他长我五岁,他为人老实厚道,吃苦耐劳,一辈子做庄家。干活从不耍奸溜滑,一是一,二是二,就是在大集体干活时,有人干活不认真,他会说,你是在哄自己哩。他是种田好手,“提楼下籽入麦蒹(麦草),扬场使的左右铣”,这是过去农村种庄稼的三大技术活,他样样干的得心应手。生产队哪里有困难活,队长一句话,让成亮去,他保证出色地完成任务。
七哥一辈子,吃的苦最多。他只在小学念了几天书,以后为了养家糊口,为了供两个弟弟读书,就扛起了家庭重担。他参加过大炼钢铁,从立地坡揹铁矿石到黄堡。他上韩城修过西侯铁路,铜川的马勺沟水库,黄堡的红星水库,团结水库都洒有他的汗水。在缺吃少穿的困难时期,他从陈炉拉瓷器到甘肃正宁、拉上石磨子到旬邑马栏一代换粮食,他多次给我讲过其中的艰辛和危险。他多次是和我父亲一块去的,当时陡峭的马栏坡令人生畏,只好多人一辆车一辆车的往上推,推一会歇一会,等到坡顶就筋疲力尽。换回来的大部分是玉米,够一家人搭配些杂粮野菜凑合一阵子。
七哥结婚时我们还住在一个大院,七嫂姓燕名秀,是枣园子人,人端庄大气,老实憨厚,心善手巧,孝敬老人,她一生为七哥生了五个“光葫芦”,为和门传宗接代立了大功,可也苦了她和七哥,孩子都出生在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初,农村正在困难时期。喂养儿子长大,七哥受尽了苦,七嫂操尽了心。五个儿子都没有好好上过学,长大了要结婚,就要拾掇地方。有人算了一下,七哥一辈子拾掇了十院地方,弟兄们多,儿子又多,从下边沟底下的土窑洞,到后来原上的砖窑洞。打土窑洞,就是凭自己出力,顶多叫亲戚来帮忙,他白天劳动,晚上打窑,一院地方也得打几个月甚至一年多。在原上建砖窑,一靠力气,二靠钱,钱也是力气换的,为了挣钱,只有长年累月下煤窑,开始是顶着鸡娃灯拉车车,后来当“窝脖子”,(就是挖煤,因煤层低,挖时歪着脖子),“四块石头夹一块肉”,下窑的人辛苦危险,在家里的人操不尽的心。给五个儿子建了新地方,结了婚。
七哥一生多灾多难,人说人生有三大不幸,七哥就经历了两个不幸,在小儿子结婚后,本来可以享清福了,不料七嫂得了病,而且是不治之症。就在2004年,他为老父亲送终后仅十五天,又把妻子送入坟茔。接着就是两个弟弟及一个侄儿不幸去世。更不幸的事是发生在2009年,其长子吉利和他的小儿子在公路修车时,发生了车祸,两人当场遇难,噩耗传来,七哥痛不欲生。中年丧妻,老年丧子之痛,让他全部承受。巨大的精神打击再加上后来生活一直不顺,使刚过七十的他,苍老了许多,再也不是身强力壮的七哥了。从此,爱码花花牌的他,也很少去了牌场。不久,就发现有病,一辈子没住过医院,舍不得花钱看病,现在也不得不住院。有次我去医院看他,他还说不要紧,其实他的冠心病已很严重了。过年前我听说他从医院回来了,可能这个年都难过,好不容易挨过了年,正月二十七便离开了他生活了七十七年的这个世界。
村里人都说,七哥如果有个女儿,可能还能多活几年。为要一女儿,生了五个儿子,结果也没要来女儿。五个儿子,他们的名字分别是吉利、正利、改利、改亭、立亭,我只记得吉利的名子是九爷(即福春公)起的,一个儿子,大吉大利,后面几个的名字,怎么起的我不知道。对五个儿子的名字我曾经这样戏说,第一个儿子,心中想,大吉大利,第二个正好,取名正利,第三个该改一改要个女儿,名改利,第四个还是儿子,快改吧,不改就停下来,叫改亭,第五个还是儿子,立即停止,再不能生了,叫立亭。这也可能是巧合吧。但七哥经常羡慕有女儿的人,女儿是父母的小棉袄,知热知冷,尤其老了之后,女儿经常来洗洗涮涮,问吃问喝,在精神上给人以安慰,可惜,七哥没有这样的福气。
七哥一辈子建过那么多地方,自己老了还住在自己在半沟打的土窑里,吉利侄儿原计划在原上给父亲建新地方,可惜就那样早早走了。其他几个儿子,没有能提起领系的,族人们也多次同七哥说过,上原和那个儿子住在一起,他知道也难相处,不愿意上来,直到有病之后,老四改利才将父亲接到自己家。
七哥入土的前一天,我从咸阳赶回老家,送七哥最后一程。我满怀悲痛和敬意走在灵前,望着七哥的遗像,想起七哥艰难的一生,我眼睛湿润了,我庄严的上了一炷香,跪下磕了个头,也算是和七哥告个别。
“勤劳终生足堪儿孙表率,忠厚毕世实乃邻里楷模”,这是纪念七哥去世贴在大门两边的一部对联,我知道这是都勤堂弟的手笔,这绝不是溢美之词,恰是七哥为人的真实写照。第二天送葬的人特别多,大家都为失去这个好人而惋惜,也为他一生的遭遇而感叹。他吃苦受难一辈子,没享过一天福,愿他到另一个世界不再受苦。
永别了,我敬爱的七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