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自认为我做菜还是很有天赋的,我从小对做菜就有兴趣,爸爸妈妈做的菜也都很好吃,可能这份自信也是觉得自己继承了他们的手艺吧。
大概是上小学吧,夏天稻谷成熟的季节,大人们都忙着收割稻谷、“晒坝子”,只留着小孩在家看屋子。
年幼的我和弟弟一起把我们所知道的各种游戏玩了一遍,爸爸妈妈却还没回来。天边的云彩已经红彤彤的了,我内心有点着急,在家里转来转去,想找点事做,好让忙了一天回家的爸爸妈妈高兴高兴,夸我一下。
看见桌上的冷菜,思考了一会儿,我拉着弟弟和我一起做菜。
我们都没有做菜的经验,与做菜这件事的唯一接触就是妈妈在做菜的时候我们在旁边追打嬉戏。
热中午做好的菜我是很有信心的,打开火,把菜倒下去,用锅铲铲两下再盛起来。
步骤都在心里列出来了,做的时候却一惊一乍,没铲过菜的我把菜铲得四处飞舞。眼看着锅里的菜越来越少,灶台和地上的菜越来越多,我机智地指示弟弟把菜盛起来。
看着热好的菜 信心爆棚的我决定煮一个妈妈经常做的鸡蛋汤。现在回忆的时候,我连我怎么打的蛋都想不起来,只知道我把蛋打了下去,然后加了水,过不久把蛋盛起来。放没放盐我也不确定了,脑海里隐约有一个画面就是爸爸妈妈回家后吃了一惊,果然很开心地夸了我和弟弟。
唯一记得特别特别清楚的就是,吃饭吃到一半,妈妈突然问我“欢儿你知道什么时候水是煮开了吗?”。机智的我没想到妈妈竟然会问如此专业的问题,我快速在脑海里回忆妈妈做菜的情形,不自信地说“冒泡泡的时候就开了呀”。爸爸妈妈听了大笑,直夸我聪明。其实直到晚上我才知道水冒泡泡的时候才是开了。
于是那天我煮的蛋汤究竟有没有开,成了我这一生可能都不知道的谜底的迷案。那碗汤的味道我也不记得了,永远留在心底的就是我做菜的初衷——想让爸爸妈妈欣慰、开心。那个时候的我也超级开心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