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天来,全国各地普遍进入了三伏天。而伴随着全球变暖的大趋势,各地的高温也是屡创新高。现代人面对炎热的气候有很多种方法可以解暑,例如风扇空调,海滩冰点。但是在古代生产水平还不发达的时代,这些解暑神器严重缺乏,哪怕是距离我们最近的朝代清朝,皇帝与官员想要消夏还要依赖特权,老百姓想要熬过夏天也需要土法上马。本篇小文将从几个小的角度入手,举几个清人消暑的例子。
一、大臣们的“草帽”
对于清代的皇帝和官员来说,无论冬服夏服,都很适合各自的节气时令,其中夏季的帽子都有着众多的变化。例如清代皇帝与官员的朝冠,就有冬朝冠和夏朝冠之分。清代的夏朝冠,也称为凉帽,是由一种盛产于东北地区的,满语称为得勒苏(ᡩᡝᠯ᠊ᠰᡠ)的草杆编成,带上这种帽子,会有一种草帽的感觉,清凉透气,成为了清代一景。
二、当然不能少了冷饮
清代的饮食习惯跟今天相比有着很大的差别,当时南方地区一般一日吃三餐,北方地区一般是一日吃两餐,大户的富贵人家更是有一日吃四餐的习惯。而夏天的午后,正是当时的体面人家吃点心的时候。这些点心以糕点为主,但也兼有时令水果。而较为成熟的冰窖技术更是可以将一些饮料和水果进行冰镇,因而午后时分可以说是大户院墙外面挥汗如雨做苦力的人一天中最难熬的时候,也是大户院墙里面吃冷饮水果的阔少与小姐一天中最安逸的时候。
说起饮料,清代人最常喝的就是酒和茶了,而茶文化也在清代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清代的市井街巷,酒楼茶肆不计其数,而民间的茶肆中还兼卖一些茶食小点心,要论这种茶馆文化,清代北京城的茶馆文化可谓是一绝。茶馆都是将茶叶与水分别计价,品次高低各有不同,这种茶馆汉人平时较少涉足,而身居高位的达官贵人们自然也不愿意去这种“市井污秽之地”。这些茶肆最主要的顾客就是有钱有闲的旗人群体。诸位可以试想一个图景,在清代的街巷深处,一群群提笼架鸟的闲散人群避开毒热的太阳,来到了小巷的深处,进入了茶肆之中,伴着清脆的鸟声,一天一天的数着挨出三伏天的日子。
说到饮茶消暑的历史,绝不能略过的就是广府地区最著名的凉茶,这种凉茶自清道光年间开始流行,成为了清中后期风靡南方乃至南洋地区的饮料,直至今天,相关品牌的凉茶还活跃在食品零售业之中。
三、防备夏季食物迅速腐败的方法
夏季炎热潮湿,食物非常容易腐败变质,保存不当而导致的食物浪费非常的可惜,强行食用腐败变质的食品往往会导致非常严重的不良反应。对于唐代诗人杜甫的死因的一种说法就是因为食用了腐败变质的牛肉。可见夏季食品安全之重要。
蜀中三大才子之一的李调元在清代提出了食品防腐与食品保鲜的思想。这是具有比较开创性的意义的。在他的父亲李化楠的作品《醒园路》中,有很多的防腐方法。例如千里醋法,“乌梅去核一斤,以酽醋五升,浸一伏时,晒干,再浸再晒,以醋取尽为度。醋浸蒸饼,和之为丸,如芡实大。欲食时,投一二丸于水中,即成好醋矣”。这种方法能让醋长久保存,延长醋的保存时间。再如“耐饥丸”,是取半锅糯米,并将其炒到发黄,再倒入石臼里备用。取半锅红枣,蒸熟后,去皮去核,也倒入石臼中。然后用大杵使劲捣,把石臼里的糯米和红枣捣烂捣匀,捣成糊状,再挖出来,团成鸡蛋大的丸子,铺在苇叶上晒干。这种“耐饥丸”热量很高,且能保存较长时间,一度在民间流传开来,而李化楠和李调元父子,更是凭借美食家的身份得以青史扬名。
四、住房上也要讲求防暑降温
从清朝皇帝的角度来说,北京城不比东北老家,三伏天的酷热难以忍受。因而清代在郊区设有很多的离宫别苑,例如畅春园、清漪园、静明园、静宜园等,清代还大力开发了北京西郊的水利,挖沟引水,扩建深湖。构建了大规模的夏季离宫园林建筑群。要是这都嫌热怎么办?清代前中期,皇帝直接远离京师数百里,将整个夏季的办公场所都搬到了今天的承德避暑山庄,那里的气候与清朝发源地建州女真地区的气候温度相近,皇帝能在避暑山庄里面过上他所认为的凉爽夏季了。
平民百姓虽然没有皇帝那么土豪,可以有好几个地方来回住,但是将自己的小屋造的冬暖夏凉的办法还是有很多的。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在陕北地区的窑洞。清代的窑洞大致上分成了两种,一种是土窑,另外一种是石窑,土窑就是在窑洞的出口砌上一层石块,而里面则是土制的房间。这种窑洞的好处就是冬季非常保暖,但要是讲究夏天凉爽的话,成本稍高的石窑是陕北地区百姓更好的选择。石窑洞全部由石块砌成,石块这种建筑材质本身就具有很好的凉爽效果,加上窑洞的高举架,让夏季的石窑洞变得非常清爽,而这种石窑洞也经常被当做粮食和其他杂物的储藏室,或是应用于学堂商铺这类人流量大,产生热量多的场所。
总之,清代的社会各阶层都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追求清热消暑的目的,虽然看起来颇有意趣,但是这背后还是体现出了触目惊心的阶层差异。在达官显贵们品尝着冷饮鲜果的时候,又有多少人因为中暑而倒毙路边呢?今天我们在空调房里读这段历史的时候,又会作何感想呢?
参考文献:
1.林永匡:《中国风俗通史(清代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11月版
2.李令福:《清代北京冰窖藏冰技术研究》,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5月
3.郭美兰:《康熙修建畅春园冰窖工程清单》,《北京档案》,2003年第8期
4.庄海燕:《消失的八旗行业》,《百科知识》,2005年第8期
5.王康生:《板栗石窑洞保险贮藏技术介绍》,《陕西农林科技》,1987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