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我们日常生活的死亡率是多少?
飞机、汽车、火车哪个更安全?
吃香蕉有辐射?
医疗筛检反而增加患癌率?
这是一本不得不看的危机迷你百科全书。
它一半故事,一半数字,一面是主观认知,另一面是理性数据。
通过成长、生活、工作等多个维度,作者展示了人们对风险的认知以及风险的客观指数。
面对风险,很多时候,我们的反应和态度只在一念之间。在赤裸的数据背后,本书告诉我们,对风险不必过分焦虑,也不要心存侥幸。它让我们更清晰地认识自己对风险的态度,并引导我们如何正确对待风险。
书中两个重要的单位:微死亡和维生存。
1.什么是微死亡
普通人,在普通的一天,会发生某个危险的概率,1微死亡代表了一百万分之一的死亡概率。
在日常生活的1微死亡基准下,如果进行特别的行动,那么微死亡数便会随之升高。
2.什么是微生存
依据一个年轻人还拥有50万小时的存活时间,把它分成100万等份,每等份半小时,即1微生存。
通常我们每天会耗用48个微生存,但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就会额外消耗微生存。
微死亡的值是每天清零,而微生存值则是累计的,所以我们要通过健康的生活来不断增加微生存的值。
作者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了各种风险:
一、日常风险
二、成长风险
三、生活风险
四、有关工作的风险
五、医药风险
图片发自简书App
其实生活风险无处不在,
但又有多少我们真正了解?
通常我们只是朦胧地认知,
只会盲目遵循主观判断,
或焦虑,或侥幸,或无视,都无所依凭。
但当我们以科学、理性的态度真正认识它时,
我们才能以更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心态,
更从容、更好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