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5日,清晨晴好微风,出游欲望强烈,远了不想去,近的不想走,熟悉的没几个地,又懒于去攻略,最后决定到我喜欢的地方——黄石。
一个人,一座城,一座城,一段事。
柯尔山对于黄石人民来说他是一个饭后散步的小公园,但对于我这种平原长大的孩子, 又热爱山水的孩子来说,柯尔山是足以让我感受到攀登乐趣的一座山。他沉着安静,内敛丰富,如同你般。
人都是随众型,从武汉东出城车不多,但却都开的很慢,时速在80到90码的,这样的车速行驶在高速上听歌最舒服,一路听着“像鱼”特别的惬意,车渐渐多了起来,大家的车速也都快了起来,超车的越来越多,80码已经不能再跑,我也开始玩起了飙车,110码,120码,超了一辆又一辆,风声也大了,歌声也没有那么悦耳了,心也没有那么平静。
不到一个小时安全下了高速,也很快到了目的地。停好车,和所有的旅行者一样,到了一个地方第一件最想做的事就是找食,我也不例外。去了好几次黄石,也没有能吃一顿早餐,每次老黄同志拍一碗好吃的早餐简单的介绍如何美味时,我就有点想暴揍他的感觉,总是说却也不见请我吃一次,这欠揍的节奏非常明显。
找了一家看上去还很干净的面馆,老板在外场放置了好几张桌子凳子,吃早餐的人挺多的,生意挺红火的。我要了一碗我没有吃过的粗面,应该是现做的手擀面,但是面的样子又和我以前吃的有区别,这也许就是所谓的地方特色吧。味道还算不错,特别是老板自己炒好顾客可以任意添加的海带,应该是拿骨头炖的,很浓郁的汤汁味,面也挺劲道,整整一碗我都吃完了。
柯尔山对于我来说再熟悉不过了,但是每次来,下山时我都会迷路。
上山时可以看见对面山脚下的防疫站大楼,这是我见过的防疫站建的最高大上的,跟政府大楼、行政单位一样。不知当时的设计者是何设计理念。
我总是喜欢爬那些不太好走的路,可是自从旅游成了产业之后上山的路也都修的挺好了,很多城市的旅游景点也都在打造特色旅游,玻璃栈道最近几年特别的流行,老黄同志发来定位也应该是去体验了一把。
我还是不会走大路,总是去找些不好走,甚至有危险的路,途中也总会发现一些令人感动的画面。看见了石头砌起来的楼台,本以为可以找个好一点角度拍出大片的感觉,实力不允许,惭愧,镜头里我偷偷的看见女孩望着前方掉着眼泪,特别的悲伤,能让一个女孩一个人在这山里哭泣的事该是什么事了?爱情、亲情、友情?不知不知,无须知。
彼岸有你,彼岸花为你而开。
挺美的,去年也看见你,今年又看见。
不知道是什么塔,每次来,无论怎么走错路,我都能来到。
一群60岁左右的老人在塔底下拍照,见我过来,把手机递给我,让我帮忙拍照,我很开心的帮他们拍了好几张,在我跟他们挥手告别时,一个头发全白身体很健朗的老人递给我一个苹果,我不要,他硬是塞给我,有时对于别人的谢意我们接受好过拒绝,我要了,吃的时候觉得特别的甜。
山上到处是枯黄的落叶,金黄金黄特别的美特别的温暖。
今年的海棠果都干瘪了,树也黄了,这种黄不是秋天的味道,而是枯死了,今年一直没有下雨,很多树的叶子都比往年要黄的早,生命力不够强的总会死上几株,看着它们,心有悲凉。
下错了山,也不知道是哪里,挨了两个男人的骂,说我是个路痴,来过也能带错他们。
无论什么时候女人都是那么的喜欢花,我更是喜欢。
柯尔山确实不大,但对于平时爬山锻炼是个非常好的地方,生活在周围的居民让人羡慕不已。
群友说可以去飞云洞玩,说那里有得道高僧,从柯尔山往飞云洞的路上,途径杭州路,那是我最喜欢的一条路,两旁的湖,路旁上了岁数的郁郁葱葱的树,干净整洁的路面,让人不得不爱。
飞云洞在我看来跟九江好含坡的感觉一样,上山的路上必经一段居民老房子,好汉坡山脚下的居民更多,山上的路更长,但路也要宽一些,是可以会车的,而飞云洞山下的居民路非常的窄,会车的点都需要找,我前面有辆建筑车,应该是给山上运的材料,对向来了一辆下山的白色小车,一直将白色小车逼退到一个稍微宽的一点停下,我隔着建筑车大概20多米慢悠悠的爬着山路,在稍宽的一个拐弯处,司机伸出手让我超过去,于是我甩了它。
佛门圣地是净土,对于我这个无神论者,对宗教毫无信仰的人,我很少去他们的地方观光,我会做错一切礼俗,会有罪于圣人。必然,我只远观了山顶上诵经的寺庙。
沿着山路盖了很多房子,站在山边上可以看见依山而建的房子,山脚下不知道是湖还是长江,应山而流淌,造型也奇特,只是那些装沙的轮船煞了风景。
天阴沉沉的,不敢多呆,急着下山返程,把路也走错了,不得不进进出出两次,桥那边是浠水,桥这边是黄石,希望没有被扣分。
回到家3点多钟,看看抖音睡到了5点多,起来造食,他最近喝酒挺厉害,说是我做的菜比以前好吃,每晚都喝上一杯,我倒懒于喝,喝的不疼不痒的太没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