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行上下班,一项“隐于”闹市的运动
2021年,是我步行锻炼的第六个年头。六年来,我养成了步行上下班的锻炼习惯,这项柔性运动动静相宜,不仅带给我健康的身体,更使我的内心充分宁静,它让我品尝着“隐于闹市”的丰富和喜悦,收获着身心的成长。
1
步行,动中锻炼,实现瘦身目标
记得那是2015年,由于一段时间的工作压力,我,一个1米47的小个子,“唰唰唰”半年多的时间体重从原来的110斤很快飚升到140斤,那种感觉就三个字:“真胖啊!”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这可是我从小听到大的真理。肥胖不仅使我身体笨重了许多,更可怕的是血压变得不稳定,血脂也高了,脂肪肝也来了。减肥,迫在眉睫!
我查书、搜资料、节食、吃减肥保健品,可是收效甚微,总是反弹得厉害。一次,恰好碰到出差来京的闺蜜,我把半年多的苦恼一股脑的倒给她,只听她不屑地说:“你真够费事的,怎么不试试走路呢,又省事、又省钱!”我狐疑地看着她,“只要坚持,保你有效果!”
在她的指引下,我开启了上下班走路模式。从我家到单位每天一个来回大约20里地,同时慢慢少饮食。三个月后,体重果然下降了约30斤,公司里的很多同事见面竟不敢认我,更重要的是三高的指标正常了,每天神清气爽的。
时光荏苒,习惯成自然。现在走路上下班已经融入到我日常生活中,且久而久之,我感到走路这件事并不只是一项运动这么简单,它竟可以令浮躁的心绪取得片刻的安宁,它使我在这个时刻享受独处的奢侈,似乎是闹市中的一次“小隐”。
2
步行,动中有静,独享心之宁静
古人曾有云:动静相宜。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步行上下班的运动要我真的体会到了这种和谐的关系。当你在行进中双脚不住地快步前行,而你的思绪更会在九霄云外飞翔,意念的力量令人震惊。
这时候,你的心是宁静的,仿佛你逃离了城市的喧闹,你是这个世界唯一的主角。你可以静心而思,发现自己的心,那是一种获得自由的欢娱。正如叔本华所说的,只有当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他才是自由的。这种自由对于当今时代来说,真是一种奢华的享受。
此时此刻,我会为一项棘手的工作找寻解决的办法,会为一篇公文搭建新颖一点的框架;我会想到为案头开得正艳的鲜花来一篇练笔,会为这篇练笔取一个新奇的标题。有时候,我会把一个问题向深处探寻,想着走着,走着想着,突然就闪现出一束光芒,找到恰当的答案。
记得,那是一个冬日的傍晚,我在下班途中,抬头望到那轮圆月,又是一个十五,儿子在外不知怎样呢?我突然触摸到那种思念的情绪。我感到思念就是一口井,思念的人在思念包围的黑暗中不停地沉沦。
3步行,动中观景,品味眼中风情
大艺术家罗丹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步行习惯正是锻炼观察能力,发现美的好方式。
我常常抓住步行上下班的机会,观察擦身而过的行人,观察拥挤不堪的街道。我经常看到上下班时分的拥堵不堪的交通场面。马路中间横七竖八、阻塞着的大车小车,就像一块针脚混乱的拼接的花布,而常有摩托车溜缝夺路而过,就是那缝布的针线,剪不得,理还乱,如果多些谦让该有多好。
还记得路上看到的那个青春洋溢的青年。他大约19、20的样子,朝气昂扬,背着黑色的双肩包,耳朵上塞着连线耳机,他笔挺的身躯随着狂野的音乐一蹦一跳地走过我,又向前走去。我猜想那耳机里一定是摇滚乐曲,那青春洋溢的朝气,让我看到了年轻时的自己。哈,他恰与我同路径,我赶紧抓住这个机会,好好观察他一下,到单位后赶紧记下了这个充满个性的孩子。
古人撰写《易经》,强调了一种和谐的变化,想不到,在日常的生活中,我竟亲身经历感受着这种动与静的和谐之美。
步行上下班,一种别有洞天的微运动,一种获得自由独处的片刻“归隐”,它不仅锻炼了身体,而且使人内心宁静,眼界开阔。在我看来,它已经不只是运动那么简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