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我们音乐家,他的作品仿佛云柱与火柱,领导着以色列人在沙漠中前行,——在白天领导我们的是云柱,——在黑夜中照耀我们的是火柱,使我们夜以继日的趱奔。他的阴暗与光明同样替我们划出应走的路;它们俩都是我们永久的领导,不断的启示。
…… …… ……
用这个问题去考察他的作品,使我自然而然的把它们分做两类:第一类是传统的公认的形式包括而且控制作者的思想的;第二类是作者的思想扩张到传统形式之外,依着他的需要与灵感而把形式与风格或是破坏,或是重造,或是修改。无疑的,这种观点将使我们涉及“权威”与“自由”这两个大题目。但我们毋须害怕。在美的国土内,只有天才才能建立权威。所以权威与自由的冲突,无形中消失了,又回复了它们原始的一致,即权威与自由原是一件东西。
在音乐评论的历史上,有这么一位伟大的音乐家、钢琴演奏家如此评论另一位更伟大的音乐家、作曲家。前者把后者比作引人奋进的图腾,指人前进的灯塔;后者可以将本是矛盾的权威和自由合为一体。这是多么令人啧啧称奇的一种境界,只有天才才能创造的境界。说者即是李斯特,而其称之为在美的国土里建立权威的,就是路德维希·范·贝多芬。
贝多芬是世界公认的最伟大的音乐家、作曲家,也许没有之一。大家知道的是他有英雄交响曲,命运交响曲、悲怆和月光奏鸣曲;大家不熟悉的是他是欧洲古典主义音乐的集大成者,也是浪漫主义音乐的开创者。大家熟悉的是他作为一个作曲家却患有耳聋;大家不熟悉的是他童年的苦难和爱情与事业的强大反差。要全面的了解贝多芬的一生,最近这本比较独特的《贝多芬传》是个不错的入手材料。
传记小说与罗曼罗兰的传记
之所以说这本《贝多芬传》比较独特,因为这是一本传记小说。罗曼罗兰所著的《名人传》是贝多芬,米开朗基罗和托尔斯泰的传记合集,由于其是傅雷翻译,所以在中国比较知名。这就好比《三国演义》和《三国志》的区别,后者更强调对当时主人公生活、工作的还原,所以篇幅相对较短;而前者在尊重史实的前提下,合理的发挥了想象,更是一个丰满的历史人物,相比之下篇幅也就更长了。
另外一个特点就是传记小说中做了艺术化,虽然人物关系没有错,但他们之间的对话,对事物的处理就显得相对比较现代和未卜先知。究其原因,一方面作者需要补全历史研究中缺失的部分(例如贝多芬的童年生活的史实就比较稀少),另一方面作者也是从完全了解了主人公的历史地位的角度去还原主人公和他身边的形形色色的人物,个人感觉和真实场景还是会有些许偏差的。
不过,正如本书译者序所说,传记小说不是研究贝多芬的学术论文,但是确实是对贝多芬生平感兴趣,又不太了解音乐行业和音乐史的读者的阅读佳品。
苦难
还是先从生平说起吧。贝多芬生于1770年的德国波恩,卒于1827年的奥地利维也纳,当时这还是一个国家。贝多芬出生在一个宫廷乐师家庭,祖父担任宫廷乐队的指挥,父亲是乐队的歌手,最后被酗酒毁了;母亲体弱多病,在贝多芬不到20岁死于肺结核;之下有两个弟弟长大成人,另有两个弟弟妹妹则不幸夭折。
普遍认为贝多芬的青少年时代就充满了不幸。最敬爱和懂音乐的祖父早死,酗酒的父亲尽管使他走上了音乐道路,但更多的是把他当做摇钱树(像莫扎特那样年少成名);母亲则由于在一个孩子众多的大家庭也没有什么话语权。母亲死后,父亲又沉迷于酒瓶无法自拔,使得贝多芬早早就担负起了家庭的重任,甚至让他放弃了第二次师从莫扎特的宝贵机会。
离开故土,定居当时的奥地利大公国首都维也纳,贝多芬创作上也进入了成熟期,作品与个人知名度与日俱增,此时不幸依然陪伴这这位天才。首先说是感情方面,贝多芬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归宿。书中讲贝多芬这种天才很难把精力分给感情和家庭,但实际上在他对配偶的选择上遭遇了贵族和平民不可逾越的鸿沟。宫廷乐师属于平民家庭,贝多芬的几次恋爱经过偏偏都选择了贵族的小姐,这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是难以想象的,即使大音乐家也不例外。书中经常借贵族之口说,贝多芬先生是全人类的遗产,而我们这些公爵侯爵终会被人遗忘。从现代人角度看,这是对的。但当时人们真的是这么想的么?我看未必吧,否则贝多芬也不太可能孑然一身了。
其次就是著名的耳疾。贝多芬并非一开始就完全耳聋,这是一个逐渐恶化的过程。耳聋并未妨碍,或者说阻止他继续创作那些旷世名作(这也是现代人惊异于贝多芬天才的部分原因),书中讲他曾对歌德提出这个问题时,问诗人是否在创作时大声朗读自己的作品呢。其实耳聋最重要的是对贝多芬指挥、演奏自己的重要作品,包括交响乐、歌剧等产生了不小的影响(但贝5和贝9的首演也都是贝多芬亲自指挥,这个也有点小疑惑,毕竟对音乐不是很懂)。但不管怎么说,一个音乐家最重要的器官无法使用,无疑是非常大的打击,要不然也不会有海林根施塔特遗嘱。
即使到了晚年,贝多芬享有了世界级的声誉,除了完全耳聋,居然还有家庭的不幸羁绊他的创作。对不成器的侄儿的溺爱,和孩子生母抚养权的争夺牵扯了大师太多的精力。就是成为了农场主的小弟弟,也没有对这位宗师级的哥哥有任何优待,间接导致了贝多芬肝硬化病情的加重。由此想见贝多芬世界级的声誉和成就在当时看来,和现在还是有些差别,他的价值更多的体现在对后世音乐家的影响中,才慢慢被世人所接受和崇敬起来。
欢乐
贝多芬遭受的苦难(家庭,个人生活,身体疾病)在我们已知的艺术家中是极其罕见的。但同时,他也是我们已知的艺术家中成就最高的,李斯特那段著名的音乐评论就是明证。这两者之间有关联吗?
有些人可能认为贝多芬如同李白的境遇。李白那些不朽诗句,都是在其发配边疆或是政治上极其失意的时候写就的,在皇帝身边就没有了那创作的灵气。实际上,如果仔细研究贝多芬的生平,就会发现并不是这样的。贝多芬也会在遭受重大打击时想到了结束生命,而不幸的遭遇似乎和他源源不断的创作关系不大。
贝多芬的创作往往是他内心情感的一种自然表露,他从不攀附权贵,也不是为了名利,创作往往就回归了本真。书里讲他接受上帝的指示,把那些绝妙的音乐带给了人类,这当然是一种描写,但也反映了贝多芬是一个真正的音乐天才。他可以给热恋的女贵族写出《月光奏鸣曲》,也可以给拿破仑写出《英雄交响曲》(尽管最后有些曲折),还可以以欢乐为主题,集前8部交响曲之精华,写出《合唱交响曲》(欢乐颂),更不要说那“要扼住命运的咽喉”的交响乐之王。
看贝多芬的一生,和他的创作,很少是因为命运的不公而奋笔疾书。他向往爱情,歌颂大自然,致敬英雄,期盼全人类的和平,甚至赞美上帝,但很少有哪几部作品是愤世嫉俗的。如果贝多芬的作品都有一股恨恨的情愁在里面(当然我们普通老百姓是听不出来),那他也不可能开浪漫主义音乐之先河,影响一代又一代的音乐家。
所以,他的本质是欢乐的,他用音乐表达的情感也是欢乐的。这些苦难根本不会给他的创作带来困扰(仅仅指情感上),他生来就是要把欢乐洒向人间。所以,本篇我也不想以什么“扼住命运的咽喉”来做主题,我们应该体会到贝多芬心底里真正的创作源泉,其实就是欢乐。
我时常在想,如果他生在一个贵族家庭,又或者他能像歌德那样高寿,我们也许能听到更多更经典的奏鸣曲、歌剧和交响乐。虽然我们经常感慨我们有了英雄,有了田园,有了命运,有了欢乐颂。但我们始终没有听到第十交响曲,据说那将是更瑰丽的音乐宝库。
人类文明的发展总是需要一代代人的不断积累,但有时,天空也会横空出现几颗极其明亮的星,照亮人类前进的道路。贝多芬,无疑就是其中的那一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