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住在三楼,父母带着孩子在二楼房间玩耍,传来一阵又一阵和女儿玩乐的笑声。或许长大以后,也真正只有孩子可以让父母发自内心的笑了吧。
对于父母而言,最担忧的还是自己的孩子,在孙子面前,只有纯粹的爱。这或许是我生了女儿以后,很大的意义之一了吧。
记得以前刚刚把40多天的女儿带回家里的时候,妈妈就抱着她四处转悠,似乎在告诉别人“看,我有孙女了,你看她多可爱”,那种骄傲和喜悦溢于言表。
回到家已经一个多月了,日子过的平淡、重复、甚至有一些无聊,妈妈忙前忙后,洗衣服做饭还要照顾孩子,但是她还是乐此不疲。
我问她“要是我们回福州,你会不会无聊?”,她说“那就玩玩手机咯”,孩子对于父母对于爷爷奶奶而言也同样是一场渐行渐远的分别。
当她慢慢长大,慢慢变得懂事,当她学会自己吃饭的时候不再让人觉得惊喜,当她不再那么放声的大笑,当她有了更多的作业和慢慢长大的烦恼。
那些干净简单的纯真和笑容也渐渐远去,父母可能就不再如此这般期待和喜悦了,所以就趁她还小,趁她什么都不懂的年级。
趁她每天都能带给大家小惊喜的年级,多回来陪陪爸妈,那种快乐已经远远超出了我带给他们的陪伴,这是完全不一样的意义。
如果故事不是这样子,换成今年我32岁,依旧还是单身,当她面对周围亲戚的催婚,她还会像现在笑的那么开心吧。
恐怕也是整夜整夜的睡不着觉吧,我们这代人结婚生子更多的还是为了父母吧,大家觉得是这样吗?
与其我们整日陪在父母身边,还不如我们自己把自己生活过的安稳让他们不要担心,在需要我们陪伴的时候,我们陪在她们的身边就好。
有一些能力的时候,多给他们一些经济上的支持,或许比整日的陪伴来的更加实际。
当然,等到他们老了,需要我照顾了,我也会义不容辞的陪伴和照顾,这就是生养的意义,是用几十年的投资换来的,我也不想他们亏本。
这也是最重要的事情,当我成为了妈妈以后,我才懂得妈妈对我的付出有多少,有多么的辛苦和隐忍。
我不是她亲生的,但是她对我倾注了全部的爱,同样的,我也像我的女儿一样,从小也带给她一些意想不到的惊喜和持久的陪伴吧。
现在女性的观念是可以不结婚,但是还是要有个小孩比较好,去冲淡那些平淡的日子,人终究还是害怕孤独的。
上次也有一个朋友和我说,她说等到老了你就会知道,只有那些真正与你有血缘关系的人才会真正关心你,我没有兄弟姐妹,当有一天白发苍苍,或许也只有女儿会关心我了吧。
我爱她,就像爱我的生命,如果有人欺负她,我绝不会轻饶。这是我十月怀胎的骨肉,我必须要护着她。
成为母亲,即使在累的时候,无助的时候想过为什么要生孩子,也在她调皮的时候很想打她,骂她。但是过几个小时不见,我还是会想她。
我对女儿的爱比对老公的爱还要长长久久,无论我怎么骂她,过一会她还是会喊我“妈妈”。有一次我去上厕所,她刚醒来,就听到她大喊一句“妈妈”,叫的是那样的清脆和清晰,这时候她一岁十个月了。
我应一声“诶”,从未有过的幸福感一下子涌上心头,她还不会讲话,叫的最多的还是妈妈,她抿着嘴,轻轻的叫,我觉得可爱极了。
我每一天都对女儿说“妈妈,爱你”,然后还要倒问一句“你爱妈妈吗?”,“妈妈亲亲”。回村里以后,催生二胎的声音还是慢慢多了起来,我想像不到,如果再有一个孩子肯定会分走对她的爱。
在没生女儿以前,我怎么也想象不到,父母对于孩子的爱是那样的纯粹和喜悦,说是生命给的最好的礼物也不过分。
她开始慢慢长大了,我也在思考要不要教她一些什么了。我不想强制性输入一些知识给她,希望她自由快乐、有安全感的长大。
好了,神兽要上来找我了,我去跟她玩了,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