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孩子的心》:走进孩子的内心,发现不一样的世界

下班刚回到家里,屁股还没坐稳,就听到“哗”的一声传到耳朵里,我知道邻居小明与妈妈又“开战”了。

邻居小明今年13岁,刚刚上初中,可似乎是变了一个人,衣着奇特不说,更像是随身携带炸药,稍有不慎,就有很多火气,动不动就与妈妈发生“内战”,妈妈看着他这样一脸无奈。

家有叛逆儿,老母亲惶惶不可终日,小战天天有,大战三六九。

这是面对孩子的叛逆,许多家庭每天都在上演的剧目。

进入叛逆期的孩子,会有各种各样的表现,火气大,爱尝试新事物,觉得每个人都不理解他,会说谎。

如果把孩子的成长历程比做一条河流的话,有的河段清澈平静,有的河流水流湍急甚至波涛汹涌。

可能叛逆期就是孩子水流最急的时候。

这是因为他缺乏成熟的情感,渴望长大,心智还不成熟,不能理智的处理各种各样的问题。

这时如果家长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只会火上浇油,让孩子的叛逆越来越厉害!

樊登读书创始人,影响1500万人读书的樊登老师在《读懂孩子的心》一书指出养育孩子是这个世界上最难的事。

父母要做的就是真正地学习理解孩子的叛逆,平静地面对孩子的叛逆问题,做到无条件的爱,孩子一定会发生改变!

为什么要理解叛逆的孩子?

诱发一个孩子叛逆有多种多样的可能:他在学校里被同伴拒绝,学习遇到困难,与父母的问题,比如说母亲用暴力的方式管教他,性骚扰,认为叛逆是一件很酷的事等等。

如果家长沿用老的教育方法,认为“没关系,只是一个叛逆期,叛逆期过了就好了”,“棍棒底下出孝子”,消极,被动地等着孩子的叛逆期过去,孩子的叛逆期会变得越来越严重。

不但回归家庭的周期会很长,还有很多叛逆的孩子最后会出现沮丧或者抑郁的情绪,甚至会导致犯罪。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适合这个孩子的教养方式不一定适合另一个孩子,就算是同一个孩子,在不同年龄段表现也会不一样。

家长必须根据实际调整跟孩子相处的方式,否则就会碰钉子!

叛逆期的孩子,是孩子留给父母的学习机会,家长的理解是最有效的消除叛逆的方法。

南京六合区一名13岁的男孩,成绩不是很理想,他本身已经很自卑了。

可父亲还总是拿他和别的孩子做对比,不能理解孩子内心自责自我否定的心情,一直以粗暴的管教方式对待,小男孩最后决定离家出走。

他在给家人的字条上写着“爸爸,我走了,你不用找我了,以后我不认识你,你也不认识我,你不该有我这样的儿子,再见了,爸爸。”

心痛的感觉!

有一句话说:“人表达的永远不是他所说的内容,而是渴望被理解的心情。”

无论多大的孩子,那种不被父母理解的感觉,比起“身体的疼痛”,“玩具被夺走”,“被老师批评”,才是让孩子委屈伤心的,长此以往会失去孩子的信任,破坏亲子关系。

相反,不管遇到什么问题,父母一句“我懂你”,努力去理解孩子,会比任何说教和劝诫都来得有效,有利于孩子性格,情商的良好发展!

那么父母具体该怎么做呢?

樊登老师在书中说:“教育方法没有一劳永逸的,父母需要转变,学习。”父母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

1.帮助孩子的第一步:无条件的爱

无条件的爱就是无论发生什么情况,都要让孩子知道,爸爸妈妈永远都是爱他的。

试着对孩子微笑,拥抱,说我爱你,告诉孩子“我不喜欢的是你刚刚的那个行为而不是你这个人,爸爸妈妈无条件的爱你。”

这时,孩子会信任你,相信无论咋样父母都可以接纳他。

他可以不小心犯错的时候不担心被父母责骂,因为他知道我不怕试错,爸爸妈妈永远给予支持。

孩子觉得自己不如别人时,会有“孩子你有你的优点,他有他的长处,对于爸妈来说,你就是最特别的,最重要的是我不觉得你不如别人”的关怀,

所有无条件的爱能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自尊体系,让孩子有闪着光,带着自信,向着好的方向发展。

就像李亚鹏的女儿虽然有出生缺陷,可但是因为父母无条件的爱,她没有自卑,相反让人感觉到自信和光芒,有了飞翔的翅膀!

2.帮助孩子的第二步:学做一个倾听者,

不要总带着评判听孩子说话,不要总是想着给他建议,说“你应该怎么做”,这不是倾听语言,因为你又要开始“上课”了。

学着看到孩子的优点和积极面。

用轻言细语来替代大喊大叫,蹲下来或者坐下来,认真的与孩子有眼神的交流,耐心的听孩子讲,让自己在孩子面前放松。

慢慢的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出现了:你减少了大喊大叫和评判,孩子开始柔和,更容易关注你所说的话,几乎记得住父母说的每一句话,叛逆就会减轻!

3.帮助孩子的第三步是赋权与孩子!

让他知道自己是人生的主人,可以采用自己的方法去做自己的事情,父母只是给出建议。

没有什么比你和叛逆的孩子之间进行权力争夺更加糟糕的事了。

权力争夺战通常非常激烈,情绪化。而且可能丑态百出,往往落的两败俱伤。

你以为你在坚持原则,其实,只是你的心在受输赢感的控制。

应对叛逆孩子时,要学会用幽默,不贴负面标签,少说,平静时多交流等等方式给孩子赋权,让孩子自己去计划,安排和使用相应的资金,让他自我感觉良好,学会选择。

孩子在努力的同时,更能体会到父母的付出,慢慢地孩子更愿意接受父母的建议,“放弃对孩子的控制才能获得更多的掌控权不要强迫孩子听话,孩子才会开始听你的话”,也更愿意跟父母在一起!

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特的,对于孩子而言,父母不是上帝,不是救世主,父母主宰不了孩子。

孩子不是父母的私有财产,更不是父母的附属品。

父母应该站在帮助孩子的角度,要改变孩子,必须改变父母的内在世界,学着理解改变,当孩子因为父母的理解改变喜欢父母,他的叛逆一定会改变的。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