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接着上文继续写了。
两个月的驾驶学习很快的结束了,我们又踏上了回老部队的列车。确实,当时的心情很沉重,因为在司卫大队每天都很轻松,而回到老连队将是更加折磨人的训练。可是终究还是得回去。
做了一夜的火车,又回到了那个稍微有些熟悉的小站,单位还是派了辆大巴来接我们。跟着带队干部回到了驻地,也没有什么别的调整,还是从哪个连队来回哪个连队去,我们连当时有5个司机,其中一个还充当着连队文书的职责,算是在连队混得比较好的了。跟着司机班班长回到了宿舍,班里的战友也都很热情,因为都是驾驶员,所以班里只有我们两个新兵,从此基本上班里的内务卫生都交给了我们。
记得每个周四都要去车库擦车,拿条毛巾,带个脸盆,带点洗衣粉,这就成了。因为都是卡车的缘故,所以擦起来也挺费劲的。记得我当时分的还是台141老车,算是连队的指挥车吧,因为最基层的连队不会给配装别的指挥车,那车都是老同志了,年龄都赶上我大了。可是还得在部队服役着,跟部队中的一些人一样。
可能都退役了,但还是舍不得这个地方,还被返聘回来,一辈子就一直在这工作着,可能他当时的一个小排长,现在已经成长为军中大鳄了,但他还是那个没有军衔的士兵,哪怕团长政委见了也要笑着给打个招呼。好些单位里都有这样的老兵。他是值得被人敬仰的,他不但把他的青春奉献给了部队,他甚至把他的一生都奉献给了这个地方。记得当时单位里有个烧锅炉的老班长,他就是这样一个奉献了一生的人。
记得我们回到老单位以后就开始参加日常训练,虽然作为驾驶员业务范围都是在车上路上,可是还是得锻炼出来一幅健康的体魄,来应对各种突发状况下的战争任务。可能有时会在非常规情况下作战,这也是各国部队都会做好的基本功。
时间过的匆匆,转眼间就到了外训的时间,所谓的外训也是实弹演练的一种模式,只不过是在戈壁里训练,住在当地老乡家里,记得那个季节我们住的那户老乡家里种的西瓜一类的,每次他忙完的时候都会回来给我们带几个大西瓜,家里面有个十二三岁的小孩,中午因为大人不在家,所以也就跟着我们混饭吃。或者是我们中午开饭的时候带一份给他回去,当时过的也是其乐融融。
记得当时住的街口有个卖凉皮的小摊,起初是一个阿姨在那摆摊,当时我们都没有人去买,到后来她上大学的漂亮女儿放假回来了,有时替她做生意,然后就从哪时开始,每天只要是她女儿在那的时候,生意就特别的好,她自己在的时候基本没人去。从此她女儿又多了绰号:凉皮西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