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6-20

回不去的从前,抹不掉的记忆。。。


“佳音,你赶紧去一趟县医院,你爸妈。。。”还没等老师说完,一种不祥的预感瞬间侵食了我的大脑,“砰”的站起来疯似的在同学们还没回过神的惊诧中飞奔出了教室。。。


在这地处广西桂西北的民族小县城,从我就读的县高中到县医院的距离也就不到一公里,我几乎一路在狂奔着,恼海里浮想着种种的猜测,因为从老师极力淡定的眼神里掩饰着一种对我来说非常不好的事情已经在发生了。当我跌跌撞撞的跑进县医院,在病房里一眼看见母亲正躺在病床上,右脚被厚厚的白纱带缠裹着。听见我跑进来的声音,母亲猛然转身一把抱住我,“哇”的一声压抑着的泪水此刻正肆无忌惮地喷涌而出。。。



也就在那一天我永远失去了我的父亲。在我生命中如同大树一般存在的父亲!从小学到高中凡是作文里涉及到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我都会首先想到的是父亲,因为在父亲眼里我如同掌上明珠一般的存在。在所有印象中即便做错了事也从来没有被责怪过,每次都是笑眯眯地用手轻轻敲着我的鼻子说:下次不要这样啰!要做个乖乖女哦!而母亲就没这么好看了,每次都会很严厉的批评我,我则撒娇似地躲在父亲宽广的怀里装作很伤心的样子“嚎啕大哭”。心疼得父亲连连责怪起母亲来,反倒像是母亲做错了事一样。而这一无比温暖的庇护都在那一天我永远地失去了,再也找不回了,只有父亲的音容笑貌一直深深地烙在我的脑海深处。。。


过后我才知道,父亲和母亲是在来县城的途中被车撞了,父亲再也没能醒过来,母亲则永远落下了右脚残疾,而肇事司机至今都没有找到。。。一个生活本不宽裕的农村家庭顿时失去了重要经济支柱人,就此剩下母亲和我及才四岁的弟弟相依为命,难以想象母亲得承载着多大的压力和责任啊!为了减轻母亲的负担我决意辍学,结果被母亲劈头盖脸的说了一顿:你要好好读书,其它的不用管!你是你爸爸的希望,否则你爸爸这些年就白疼你了!说完母亲转身就哽咽了。母亲文化不高,也不太会说什么大道理,但是她的话却深深地触动着我。因为事实上父亲一直对我寄予厚望,希望我一个女孩子的将来不能再像他们那样一辈子呆在农村。一想起父亲我泪如雨下,使劲点着头抱着母亲放声大哭起来。。。而母亲自从那次医院痛哭后,我再也没见过她掉下一滴泪。我到现在才明白母亲一个柔弱的女人,是在努力强忍着,害怕自己的伤悲影响我和弟弟。


父亲的后事处理完后,我即返回学校继续念书,两个月后母亲康复出院。为了继续生活,母亲拖着残缺的右腿重拾起父亲遗留下来的传统手工艺,因为这是我们家唯一的经济来源了。自此每逢周末,无论刮风下雨我都会回家,因为心心念念的还是乡下的母亲和年幼的弟弟,为此没少被母亲责怪。


在我们桂西北这个噶斯特地貌的大石山区,可以用一分土地一分水八分石头连绵山来形容,这里的农作物以玉米为主,除此之外就是种植甘蔗。每年11月开始砍伐,砍伐下来的甘蔗除了部分拉到县里的糖厂,就是自家用来熬制黑膏糖了。在这里每家每户都有熬制黑膏糖的历史传统,连村里上了年纪的老人都已经说不清楚起源于那个朝代了,但是可以确定的是以前曾作为贡糖一直上贡朝廷。由于地处山区少数民族毛南族,也曾被外界称为:毛南黑膏糖或毛南贡糖。而我父亲祖祖辈辈都是这个传统手工艺的传承者,加之姓谭,人们管我们家的黑膏糖叫谭氏贡糖,也是方圆百里远近闻名做得最好的,传到我父亲这里已经不知道有多少代了。


或许是上天的眷顾吧!父亲和母亲最初的结缘竟源于这个毛南黑膏糖。母亲是邻近县的一个少数民族么佬族,在一次选购毛南黑膏糖中,逐一品尝了很多的黑膏糖。而当尝过父亲的谭氏贡糖后,感觉与之前所吃过的黑膏糖味道截然不同,不仅香甜特别,还回味悠长,是母亲的味蕾此前从来没有感受过的味道。据说当时父亲第一次见到母亲时竟然鬼使神差般有些慌乱,以至在给母亲打包谭氏贡糖时,一贯沉稳的父亲手脚都不麻利。父亲的异常引发身边朋友的起哄,而母亲则更是羞愧难当,一把抓过打包好的谭氏贡糖在众人的哈哈大笑中落慌而逃。。。直到回到家打开才惊奇地发现竟然多出了两块谭氏贡糖。第二天母亲趁父亲身边没人时,大红着脸跑过来说:你昨天多给了两块黑膏糖。父亲当时一楞脸红到了脖子喃喃道:那是送给您的。。。当然这些是我缠着小姑偷偷告诉我的,小姑说我父亲年轻时很多女孩子喜欢,谭氏贡糖也是当地卖得最好的,但是唯独那天第一次看到你母亲,就怦然心动了。而母亲除了也和父亲一见钟情外,父亲的谭氏贡糖给了她的味蕾及记忆深处最深刻的印象。或许在母亲看来那一股浓郁的甘蔗清香,入口即化,那种唇齿绵长,久久不能散去的甘甜。。。正如两个情窦初开的年轻人初恋般的味道吧!而这种初恋般的味道也一直伴随着父亲母亲一起走过了许多的岁月。从小到大我都没见过父亲跟母亲拌过嘴,更别说吵架什么的了。


每个周末回到村里,和以往一样看到三五成群的小屁孩,个个心满意足的捧着黑膏糖又是舔又是咬,我知道那是我们家的。因为村里的小屁孩都喜欢吃我们家的谭氏贡糖,只要他们一嗅到空气中有一丝弥漫开的甘蔗香甜,就会如同苍蝇一般蜂拥而至地过来讨吃的,所以每次从他们面前走过时别提心里有多自豪了。放下书包逗一下弟弟后就直奔手工作坊,当然我也不知该从那里下手,因为父亲在的时候从来不让我在作坊里帮忙,说是怕影响我学习,其实是心疼不想让我累着。原本热火朝天的作坊里,现如今只有戴着工作帽的母亲一个人在井然有序地摆放着各种各样的工具之间,踩着一高一低的步子紧张地忙碌着,每每看到这单薄而又孤零零的身影都无数次让我潸然泪下。。。里面最扎眼的就数那一排的大铁锅了,下面就是一溜直通的贴着白色瓷片的连环炉。在很多的时候阳光懒洋洋地从窗台上斜斜地打进来,穿透大铁锅上冉冉升起的缕缕水雾,伴随着咕噜咕噜翻滚的甘蔗糖汁液,空气中飘溢着甘蔗特有的清新香甜,置身其中禁不住会贪婪地大口大口深呼吸,令人心情愉悦,所有的疲惫就很快会烟消云散了。炉台面上洁白干净,不时会有翻滚的甘蔗糖汁液从一个锅过滤到另一个锅时飞溅出来洒落在上面,形成一朵朵不规则的小糖花,待凝结后就可以抠起来吃,我和弟弟常这么干。因为母亲和父亲一样对于卫生都近似于苛刻,每次熬制前后,都要把所需要的工具清洗得干干净净,熬制谭氏贡糖的连环炉面也是擦得一尘不染,那五六口大铁锅也是刷洗得锃亮。所以我和弟弟从来不必担心凝结在炉台面上的小糖花会不会不干净这个问题。母亲常常教导我们说一个人身上的衣服可以破一点旧一点,但是一定要干净,更何况是要吃到肚子里的了。干不干净或许别人不知晓,但做人是一定要凭良心的。我想或许也正是如此,除了味道独特之外这应该是我们家的谭氏贡糖一直获得大家认可的重要原因了。


在一个周末学校一放学,我便直奔车站准备回家,恰巧遇到一直跟我们家要谭氏贡糖的一个叔叔。他一见我就心急火燎的追过来问我:怎么三个多月了都不见你们家的谭氏贡糖送过来?大伙都急死了!我一怔心想:没道理啊!母亲不是已经一直在熬制吗?看他着急的样子我没多说。一回到家就直奔作坊,依然看见戴着工作帽的母亲单薄而又孤零零的身影在热气腾腾的作坊里紧张有序地忙碌着。我的疑问,让母亲疲惫的脸上略显尴尬的一红,告诉我说:之前你父亲在的时候,主要的熬制工作都是你父亲亲手操作的,一来熬制过程不仅仅是个体力活,关键的还是个全凭经验感觉的手工活;二来为了确保每一锅能够成为味道纯正的真正的谭氏贡糖,你父亲掌控着整个过程,我也只是在一旁打下手协助而已。对整个熬制工艺流程虽然了然于心,但是真正要自己亲自操作了就不是那么一回事了。所以在这一个多月里我不知道熬了多少锅,但是每次都是在最后的那个环节没有掌握好,不是起锅早了就是晚了,而且每次熬的量又不同,时间及火候温度都没能真正掌握好,所以就一直没有熬制出真正的谭氏贡糖。熬出来的黑膏糖每次口味自然都不一样,已经不是你父亲谭氏贡糖那种独特纯正的味道了。


我原以为那块小小的黑膏糖只需按部就班操作即成,却没曾想到熬制起来居然有那么多的讲究,或许父亲的谭氏贡糖盛名在外让母亲背负起巨大的精神压力。母亲每天早早安顿好弟弟后便匆匆去地里砍伐甘蔗,然后扎成一大捆艰难地扛回作坊里,趁着新鲜将甘蔗切碎后进行碾压,压出来的甘蔗汁液散发着特有的清新气息。倒入第一口大铁锅后开始大火熬煮,期间一边搅拌一边将翻滚起来漂浮着的纤维等杂质去除掉,接着用勺子一勺一勺地将滚烫的甘蔗汁液浇到细细的滤网上过滤到第二口大铁锅里,再继续熬煮清除杂质后过滤到第三口大铁锅。。。如此一道一道工序下来,慢慢转成了小火熬煮,原本黑乎乎的甘蔗汁液随着水分的慢慢蒸发变得粘稠起来,糖的浓度随之增高,颜色也逐渐变成了褐色——黑褐色。为了使逐渐粘稠的甘蔗汁液得到充分均匀的温度,每次母亲都得竭尽全力搅拌着,不能有丝毫的停歇,否则稍有不慎就很容易糊了。如果糊了就意味着口感的改变,一旦改变也就只能成为黑膏糖了。这一点对于谭氏贡糖来说是万万不可的是致命的,这就意味着整锅都报废不能再使用。而这一点需要丰富的操作经验观察判断才能掌控,为此母亲的双手时常被翻滚飞溅起来的甘蔗汁液烫出了许多的水泡,每次我在的时候都是刻意拉拢着袖子遮住不想让我发现,其实每次我都心如刀割只是不忍心说出来罢了。此间所熬制出来的黑膏糖,母亲没有往外送都分发给了村里的小屁孩吃。即便外面不断催送,我也依然看见母亲的那一份傻傻的执着与从容不迫。


直到此后的一个周末回家,在离家不远的地方我隐约闻到空气中弥漫着一丝熟悉而久违的味道,仿佛冥冥之中感觉到了些什么,我一路奔跑着往回赶。作坊里阳光懒洋洋地洒落在炉台上,咕噜咕噜翻滚的甘蔗糖汁液上依旧升起缕缕的水雾,水雾穿透阳光溢满了整个空间。空气中填满了温馨而熟悉的味道。母亲抬头发现了我,竟顾不上腿瘸像一个孩子似的跑过来,兴奋地一把抱着我:成啦!成功了!终于成功了!此刻母亲仿佛换了一个人似的,脸上挤满了喜悦,此前所有沉积的疲惫和阴霾仿佛瞬间烟消云散。母亲转身拿过一块黑膏糖递给我:你尝尝!我接过还带着余温的新鲜黑膏糖,扑鼻而来的正是那久违而熟悉的气息。我不禁心头一颤,这不是父亲的谭氏贡糖吗?就是这个味啊!它又回来了?!我顿时高兴得手舞足蹈地雀跃着。而母亲却悄悄地背过身,双手捂着脸肩膀微微地颤动着,我知道母亲那是喜极而泣。我从背后轻轻地环搂着母亲,脸紧贴在母亲温暖的背上,我不知道在父亲离开后的这些日子里母亲到底历经了多少困苦,但是我知道此时一定是母亲最开心快乐的时刻。泪水仍然无法阻挡地从母亲的指间滑落下来,滴答滴答地散落在地上。母亲喃喃道:这就是你父亲的谭氏贡糖,我因它而遇见了你父亲,它的独特韵味一直深深地停留在我的记忆里,虽然你父亲已经走了,离我们而去了,但是我终于还是把它给找回来了,因为只要有谭氏贡糖在你父亲就永远不曾离开过。。。


原来在母亲的眼里这一块小小的谭氏贡糖已经不再是一门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了,而是她与父亲之间多年以来相濡以沫的那一抹沁人心扉的初恋情怀,是挥之不去的,是母亲生命之中不可或缺的,也是母亲努力地带领着我们继续前行的动力源泉。


作坊里依旧是那一排净白的连环炉,阳光懒洋洋地散落在炉台上,大铁锅里咕噜咕噜翻滚的甘蔗糖汁液散发着特有的清新香甜,空气里充斥着温馨而熟悉的味道。好像一切都未曾改变,又好像一切都已经改变了。。。不变的是昔日的味道和温暖的场景又重现了,只是父亲再也不会出现在这熟悉的画面里。过去的已经再也回不去了,而记忆里父亲和他的谭氏贡糖永远都无法抹去,伴随着母亲我和弟弟一如既往地坚强的憧憬着未来的生活。。。



portL̳/J��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6,591评论 6 501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2,448评论 3 392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2,823评论 0 353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8,204评论 1 292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7,228评论 6 38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1,190评论 1 299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40,078评论 3 418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923评论 0 274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5,334评论 1 31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550评论 2 333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727评论 1 348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428评论 5 343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1,022评论 3 326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672评论 0 22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826评论 1 269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734评论 2 368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619评论 2 354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微信群"含德育心之家-智慧父母课堂"的聊天记录如下: ————— 2019-6-20 ————— 子栋 14:11...
    陳境墨阅读 563评论 0 1
  • 14、 十二月三日,皇上从长安回到洛阳。 15、 烧当、烧何、当煎、勒姐等八种羌人入寇陇西金城塞,护羌校尉段颖击破...
    华杉2009阅读 858评论 0 15
  • 懂得挑选底妆产品的人,为什么最后都选择了蜜丝佛陀? 在彩妆江湖中,底妆是最容易被误解的一个产品。因为人们往往会对底...
    小番茄真好吃阅读 221评论 0 0
  • 对狗狗真的是只可远观不可自养了。 很喜欢猫咪狗狗,从记事起家里猫咪狗狗就没断养过。那么多年只卖过一次狗,放学回家狗...
    猫儿圆阅读 93评论 0 0
  • 蔡哀侯稀里糊涂地被抓回了楚国,开始享受楚国软禁模式,一开始他也抱着舍身就义,把牢底坐穿的决心,誓与楚国对抗到底。可...
    为仁由己zj阅读 598评论 6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