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一座光彩夺目的丰碑;唐代涌现了许多著名的诗人。
律诗是中国传统诗歌的一种体裁,属于近体诗范畴,因格律要求非常严格而得名。律诗起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沈约等讲究声律、对仗的新体诗,至初唐沈佺期、宋之问等进一步发展定型,而盛行于唐宋时期。律诗在字句、押韵、平仄、对仗各方面都有严格规定。其常见的类型有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
李商隐《蝉》---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译文:蝉本来就因栖息于高枝,难得一饱;它鸣叫不停,却不受理睬,真是白白辛苦,怨恨无穷啊。蝉彻夜悲鸣,叫到五更天,已是声嘶力竭、稀稀落落,快要断绝了。可是那些树呢,依旧碧绿青翠,任凭蝉叫得如何凄苦动人,也是无动于衷,真是无情啊!离乡做官,职低禄薄,就像桃木小人一样随波逐流,早已丢下的家乡田园,已是一片荒芜。劳烦蝉用同样的境遇给我提醒。我一家人的生活也和你一样清寒。评点:本诗为咏物诗名篇;通过描写高树凄鸣孤栖无依的蝉寄寓诗人身世之感,抒写诗人一生失意的悲郁,并借以表现自己高洁的品格;委婉凄凉,凄然感人。
李商隐《凉思》---客去波平槛,蝉休露满枝。永怀当此节,倚立自移时。北斗兼春远,南陵寓使迟。天涯占梦数,疑误有新知。译文:当初你离去时春潮漫平栏杆;如今秋蝉不鸣露水挂满树枝。我永远怀念当时那美好时节;今日重倚槛前不觉时光流逝。你北方的住处象春天般遥远;我在南陵嫌送信人来得太迟。远隔天涯我屡次占卜着美梦;疑心你有新交而把老友忘记。评点:本诗为秋夜怀友之作;作者对友人怀有极深感情,为不知友人音讯产生疑虑,以至于占卜决疑,并怀疑友人有了新交,表现了对友人的真挚情谊。
李商隐《风雨》---凄凉宝剑篇,羁泊欲穷年。黄叶仍风雨,青楼自管弦。新知遭薄俗,旧好隔良缘。心断新丰酒,销愁斗几千。译文:我虽然胸怀匡国之志,也有郭元振《宝剑篇》那样充满豪气的篇,但却不遇明主,长期羁旅在外虚度华年。黄叶已经衰枯,风雨仍在摧毁,豪门贵族的高楼里,阔人们正在轻歌曼舞,演奏着急管繁弦。新交的朋友遭到浇薄世俗的非难,故旧日的老友又因层层阻隔而疏远无缘。心中想要断绝这些苦恼焦烦,要用新丰美酒来销愁解闷,管它价钱是十千还是八千。评点:此诗是作者借风雨比喻自己境遇的抒怀诗;诗篇描写了自己羁泊穷年,一生如风雨中的黄叶,孤独无依,抒写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悲愤。
李商隐《落花》---高阁客竟去,小园花乱飞。参差连曲陌,迢递送斜晖。肠断未忍扫,眼穿仍欲归。芳心向春尽,所得是沾衣。译文:高阁上的游客们已经竞相离去,小园的春花随风凋零纷纷乱飞。花影参差迷离接连着弯弯小径,远望落花回舞映着斜阳的余晖。我的肝肠欲断不忍把落红扫去,望眼欲穿盼来春天却匆匆回归。爱花惜花自然要怨春去得太早,春尽花谢所得的只是落泪沾衣。评点:此诗为咏物诗;借咏落花的飘零,抒写诗人自己身世之感,抒发自己一生失意的幽怨;忧郁悲凉,曲折深婉。
李商隐《北青萝》---残阳西入崦,茅屋访孤僧。落叶人何在,寒云路几层。独敲初夜磬,闲倚一枝藤。世界微尘里,吾宁爱与憎。译文:夕阳落入崦嵫山,我去茅屋里探访孤独的僧人。满地落叶,僧人何在?遍山寒云,山路要走多久?初夜时分只听他独自敲磐,闲适中靠着一枝青藤。大千世界都在微尘里,我为什么要有喜爱和憎恨?评点:本篇为访问山寺僧人而作;诗中描写了山寺的清净闲适,也表现了诗人对禅理的领悟,认识到万念皆空一切都是微尘的禅理,曲折地反映了诗人失意的苦闷。
李商隐的五言律诗你读过几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