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得创造力的奇葩玩法
创建创新型社会,是这个时代对我们国家、社会的要求。那么创新型社会的建立,依靠的是社会中每个人发挥自己的创造力。那么如何能发挥创造力呢?最近读书的时候,想到一种奇葩的方法。下面说来和大家分享下。
利用”做梦“来搞点新玩意儿
我们都知道,创新是建立在知识的基础上的, 但是有些时候,知识也是对我们创造力的枷锁。很多伟大的创新都是打破我们现有的知识框架——用一种看来不合理的方式处理问题,却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效果。
那么,我们如何看待知识呢?在创新前,一定要收集、学习大量的基础知识,没有充足的基础知识,是不可能完成创新的。首先,我们必须肯定知识的重要性。那么,怎么打破获得知识后的“条条框框”呢?
“条条框框”——前额叶皮层
前额叶皮层是我们大脑中负责逻辑思考的地方,如果我们想打破现有知识带来的”条条框框“,一个基本的原理就是让我们的前额叶皮层不工作。
怎么让它不工作呢?
其实,很简单,我们每天都会出现前额叶皮层不工作的情况。简单说,就是我们睡着的时候,大脑中很多区域是不休息的。但是大部分的人的前额叶皮层是休息的。当然,这里面存在意外。要知道,在地球上有60多亿人,大样本的情况下,有各种意外的产生,更不用说由于后天大脑受伤导致的各种奇怪症状。
不过,书上说了一种很简单判断我们睡觉时,大脑前额叶皮层是否休息的方法:
能否意识到自己做梦。
如果能意识到自己正在做梦,且能够发现自己梦境中的各种不合理,很抱歉,你可能是属于少数人的一类,就是在睡觉的时候,大脑前额叶皮层也在工作,没有休息。如果是这样,很抱歉,我的方法,貌似对你没有什么用。
如果不是上述这样,那么你应该和我是一样的,在睡觉时,大脑前额叶皮层是处在休息状态的。
现在,我们找到了大脑前额叶皮层不工作的时间段,我们要好好利用这个时间段,冲出“条条框框”,放飞我们的思想。
每个人都在做梦
放飞思想的方式,就是做梦。有的同学会表示,自己睡眠过程中,不会做梦。我以前也是这样认为的,但是后来被告知,不是这样的。 每个人都会做梦,只是记得住或记不住。那么对于记不住的小伙伴应该怎么办呢?
我发现在我身上的规律是这样的。大多数时间,我都不知道自己晚上做梦了,只有很少的时间可以。为什么会这样呢?我觉得是因为起床的时间,确切的说,是在睡眠的哪个周期中被唤醒导致的。
如果我是在快速眼动阶段被唤醒,我有很大可能会记得自己做的梦的内容。
是不是一定是这样呢?我也没有理论依据,只是根据自己的经验来判断。
所以,简单一点,对于认为自己从来不做梦的、很少做梦的同学,可以换一个起床的时间,看看能不能记住自己的梦。不过,这样的尝试,最好要在一个不重要的时间,比如假期中,因为在快速眼动阶段被唤醒,可能会一整天都精神萎靡。
创新的奇葩方法
说了那么多,现在就给出创新的奇葩方法:
确定你需要创新的点
针对该点,充分掌握各种基础知识,现有的各种方案
在熟练掌握冥想的前提下,把创新点总结成一个词,用这个词替代呼吸,进入冥想状态
放松,想着创新点,睡上一觉(如果需要,就在一个特殊的时间醒来)
可以的话,在快速眼动阶段,请别人帮你在环境中制造一点刺激,帮你想起“创新点”
看看脑海中有没有奇葩想法出现
解释下,如果想创新,一定要有知识,而且这些知识一定要熟练掌握,最好像“1+1=2”这样,从意识熟练到无意识掌握。
在冥想的时候,想着一个单词(创新点),是为了能让这个词进入无意识,让这个词更大的概率出现在我们的梦中。
快速眼动阶段,我们的大脑并没有完全休息,还是可以感知外面的世界的。所以,我们如果在清醒的时候,把我们思考的问题,和某些外界刺激建立联系,那么在眼动的时候,外界的刺激可能会帮助我们“想起”我们需要的“创新点”。
以上做的这些,知识能更好的帮助我们把”创新点“注入到我们的梦中,至于梦中会对进行怎么样的处理,那完全可以说是”听天由命“了。
好了,大概的方法就介绍到这里。简单说,创新的方法就是:
用无意识代替有意识的思考,打破知识的”条条框框“
希望今天分享的内容对大家有用,就是这样了。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