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我为什么心里会咯噔一声呢?
主要是因为焦虑吧。我拆开纸箱子,捧出5本书,放在桌上打量一番。一本卢梭的《社会契约论》,一本包刚升的《政治学通识》,一本弗朗西斯·福山的《政治秩序的起源:从前人类时代到法国大革命》,一本百科通识文库出的《文艺复兴简史》,还有一本刘瑜老师的《民主的细节》。只有最后一本是我有计划要买的,因为我翻遍了家里的三个书架都没有找到它,又想不起来借给谁了,只能再买一本。
可是其他几本呢?我想来想去觉得这应该是所有女人的通病,本来只想逛街买一条裙子,结果回到家时发现袋子里除了这条裙子外,还多了一条牛仔裤,两条丝袜,一顶帽子,外加两支唇膏。我本来只想买一本书,可是为了凑单免运费,便一口气买了5本。可是什么时候才能读完呢?再加上以前出于同样心理买的那些书,我一想到就万分焦虑。
我一年平均可以精读三四十本书,加上泛读或只读过某些章节的也不过五六十本,再加上只读过目录和前言的也不过七八十本,再加上只看过书名和作者的也不会超过一百本。比如那本著名的《S.》,我请朋友从台湾带回来的英文原版,到现在连外面那层塑料薄膜都没拆开,连作者叫什么都忘了。
最近我在装修房子,于是暂时租了隔壁小区的房子住,房东姐姐也是个书虫,给我留了一个大大的书架,这让我欣喜若狂。搬家的那几天,我拖着个行李箱,里面装满了书,往返在两个小区之间,周而复始,不知疲惫。现在我开始焦虑了,因为最近几个月我买的书,书架已经装不下了。我开始担心怎么把它们拖回去。
可是,明明知道这样会让自己焦虑,为什么还会一直不停买买买呢?
哦,那是因为还有另一个层次的焦虑存在呀。刘瑜老师在《送你一颗子弹》里有一篇文章提到,马克思说,生产分为“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那么生活是不是也可以分为“简单再生活”和“扩大再生活”呢?对我来说,吃喝玩乐这些都属于“简单再生活”,不管多么奢侈精致,都只是花哨版的“简单再生活”而已。而读书和其他一切可以让你的精神世界得到享受的事情才是我梦寐以求的“扩大再生活”。这导致我一天不读书就会焦虑,两天不读书就会烦躁,三天不读书就非常抓狂了。
由这个层次引发出来的,是对知识匮乏的更大的焦虑。一旦发现在某个领域的知识量不够,就会产生巨大的羞耻感,就会想方设法去弄明白,于是就发生了前面提到的控制不住的买买买。至少书就在那里,总有一天会去看的。
就这样,不知道从几万年前,哪个老祖宗的基因里遗传的“上进”模式,让我在周六早晨收快递的时候,心里都要咯噔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