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想努力了。”最近,有两位朋友不约而同地在朋友圈发了这么一条动态,配上一个常见的丧丧的表情包。
不知怎的,让我有点在意。
大概是因为那段时间,我自己也是这样的状态,不想努力。
能让一个人如此直白地说出这句话怕不是遭受了生活的很多折磨。
“师姐恭喜你毕业了,祝你前程似锦呀。” “谢谢你呀,小师妹。” “师姐你打算去实习了是吗?” “是啊,不过现在英语四六级已经是很多岗位的硬性条件了。你师姐我现在很后悔当初在大学没有好好学习英语,现在连个四级证书都拿不出来。你要好好努力呀。”
如今临近六月,又是大学生奋力迎战大学英语四六级的季节。这场考试不像北方的一些庄稼一年只有一次收成,它一年有两次,一次在6月份,一次在12月份。
但它不能称为收成,因为有些人四年都没有摸过种子,自然也没有见到过果实,因为不想努力。
“老师,明天就要考口语了,我现在好紧张啊,怎么办。”我在看口语直播课,底下有一个评论发出。老师回答说,那天有一个学生跟他讲他放下书本疯玩了几天,最后的感受是“不努力真的可以很舒服,不努力又真的让我良心感到痛。”
然后整个屏幕都被“不努力真的可以很舒服”刷屏了。是的,被一群明天就要考试还在拼命看直播的人刷屏,他们大概是最清楚那舒服的,在这个话题上最有话语权的。
努力后的不努力,才最有资格说“我不想努力了。”因为知道了努力的艰辛,也知道了不努力可以让人很舒服。
但是那些说不想努力的人,说过后仍会拼命努力。因为熬过来的,都知道成功有多让人感到值得。
21天早起阅读训练营计划,是我们班学委参加的一个活动。最近他每天都会在朋友圈打卡,拍一张照,照片都是大大的太阳,一排人,早上六点。今天就是他打卡的最后一天,他们一行人,三个学校的学生集结在了一起,还获得了荣誉证书。我都有点替他感动。
他半夜发了长长的一条消息,说他怎么坚持了这么多天,其中有一天他迟到了遗憾不已。结尾他写“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永远相信梦想,相信努力的意义,相信遗憾比失败更可怕。”
有研究表示人要达到最大惯性需要的平均时间不是21天,而是66天,根据不同习惯形成的时间有差异,应为18天到254天。但无论是21还是66,只要你有一天不想努力并按这想法去做了,你将什么也得不到。
还记得上一年我去四级考场的那个早上,很大风,天有点冷。走在校道上,我惊了。我看了平时上课都没那么多的人,而今天他们竟然都是跟我走同一条路的,都带着很多的准备。我信心满满的同时也有点紧张,原来真的有这么多人跟我一样努力,那我又凭什么赶在他们前面呢?
最后考试成绩出来,我是班里为数不多的一次考过了的人,并且还是全班最高分,最后还在课堂上被老师指名分享备考经验。
当我这个不是英语专业的人站起来分享学习经验时,我又想起了我那天看到的人群。原来我凭的是我咬牙坚持下来的努力。
上星期我看了一个征稿的公众号,它里面收原创文章却没有说要首发,并且我在往期里看到过有发在简书上的文章。
于是我也想用自己简书上的文章投稿,毕竟给人有一种投机取巧,不用现成努力的速效的回报。但当我打开简书看到了一篇文章,叫“被拒稿拒到怀疑人生,怎么办?”我点进去看,本想和作者一起诉诉这苦。想不到作者一直在教我们怎样更好地投稿,我几乎看不到作者的失意,只有还很努力的模样。
我有点惭愧。看完后我放弃了用我发表过的文章投稿,自己熬夜写了一篇。过几天收到编辑来信说收了。开心难以言说,这该死的努力的好滋味!
日本天团摇滚乐队X-JAPAN的队长说过一句让我印象深刻的话“如果我事事做到最好,一切可能都会不一样。” 他们乐队的坎坷和努力在他们登上历史传奇神坛之前一点都不少,不想努力和再次努力交织在一起的岁月,让他们被众人尊敬和赞颂。
“还有更远更远的远方呢,少年指着宇宙这样说。”
不想努力,希望你永远都只是想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