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说健康是一种生活方式,就是要做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适量运动、心态平衡。
那么,心理健康则是一种思维方式,面临各种不利的环境时,做到“看开点、想开点”
所谓,灾难就是化了妆的祝福,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这些统统都需要健康的思维方式才能理解.
下面,分享十种健康的思维方式,这篇文章带领你了解其中的3种。
一是,从相反的立场思考问题——学习控辩双方思维
俗话说,“偏听则暗,兼听则明”,你可以试着从相反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比如,你认为自己很笨,试着从相反的方向思考,我有能力是否有道理,得到的结论可能是,我在某些方面有能力,这样会有助于得到更加客观的结论。
二是,看到不一样的未来——学习可能区域思维
焦虑往往来自于对未来的不确定,而抑郁则对未来比较悲观。比如,失恋的人会觉得未来不会有人爱他了,运用学习可能区域的方法,就可以判断,未来有可能不会遇到爱自己的人,但是也有可能遇到爱自己的人,有哪些是自己可以掌握的呢,主动去寻找认识新的人,这样遇到的几率会大一点。就是要将心态调整为“面对糟糕,争取最好”。
三是,你能阻止毁灭——学习多重环节思维
俗话说,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有些人往往担心一个不好的苗头就意味着不好的结局,实际上是要经过多重环节的。比如,现在家长的思维,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对于短跑来说很重要,但是对于人生的马拉松来说,最初出发的几分钟又算什么呢?有些家长认为孩子不上重点大学,人生就完了,那么上重点大学,就要上重点高中,重点初中、重点小学、重点幼儿园。但是,往往最直接相关的是高中,至于小学、幼儿园与重点大学关联性则不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