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到这张照片的第一反应是什么?我敢相信,大多数人都会觉得上下两条水平的线段,上一条明显比下一条短。但事实是什么?事实是上下两条水平的线段完全等长。所以我们亲眼看到的并非都是事实,就算我告诉你了两条线段其实等长,但是你的直觉告诉你,它们就是不等长的两条线段,这就是所谓的“眼见即为事实”,但这只是我们视觉上的眼见即为事实的例子,其实在我们的认知上,也存在着大量的“眼见即为事实”的现象,而这种现象就是由我们大脑中的系统1所引起的,所以我们的系统1会带来大量的偏见也就不足为奇了。
所见并非所有
眼见即为事实,在我们的认知上的表现为,当我们手头的信息是有限的时候,甚至很少的时候,我们会不由自主地去处理手头有限的信息,好像这些信息就是全部事实了。根据这些可得信息,你构建出最有可能的故事,如果这个故事还不错,你就会相信它。
所以眼见即为事实在认知上的一大特点就是,我们对所看到的信息的质量和数量都不敏感,也不关心,我们只在乎接收到的信息的结果是什么。
比如说,给你看这样一段描述。“在纽约拥挤的大街上逛了一天,欣赏完美景后,小美发现自己的钱包丢了”,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我相信大多数人的心中都会认为是被小偷给偷了,因为从这句话中我们能得到一些有限的信息,比如说,丢钱包,纽约,拥挤的街道。然而系统1的特性就是善于将这些有限的知识片段组合成一个连贯的完整的故事,大家首先想到的自然就是和扒手联系在一起,才能使这个因果关系成立。但事实可能并不是如此,钱包有可能是从口袋里掉出去了,或者是落在了餐厅等。
如果是给出另一种描述“在纽约的大街上逛了一天,蹦蹦跳跳地欣赏完美景,小美发现自己的钱包丢了”,这时候,你的第一反应可能会是掉在街上了。所以说我们根本不知道小美的钱包究竟是被偷了还是掉了,但我们的系统1会根据仅有的你看到的或者是你听到的信息就会迅速做出判断。所以说我们每个人对自身想法的自信程度主要取决于我们对亲眼所见的事情的讲述效果。
所见并非所信
眼见即为事实的特性会让我们对一件事情的信任多与质疑,比如说有两种情况“我在《纽约时报》读到...”与“我在办公室闲聊中听到...”这两种说法我们是不能完全区分开来的,很明显,《纽约时报》得来的消息可能相对权威,而办公室闲谈的可能就是一句根本不靠谱的八卦,但是我们对这两种情况都会选择相信,就是因为系统1眼见即为事实的特性,使我们听到什么就是什么,看到什么就是什么。
也就是我们只关注一条信息或者是新闻的结果,而不是该信息的生产过程和可信度。比如说我们经常听说这样的事情,原本两个很好的朋友发生了矛盾,就因为其中一个听了另外一个挑拨离间之人的话,然后这个朋友通常都会解释道,“我跟你这么多年的朋友,我是什么样的人你还不理解吗?你是愿意相信一个陌生人的挑拨离间的话,还是愿意相信我的话!”这个还真不能怪谁,因为我们愿意相信任何一个人的话。我们不会去探究挑拨离间之人的话语的可信度,我们关注的是他说的话语的本身。所以,下次在接收信息的时候,我们就应该知道要怎样处理了。
所见并非普遍
眼见即为事实原则导致我们对证据质量不够敏感,所以会导致一种典型性的认知偏见,比如说现在有一个叫小明的学生,在你熟知的一所名牌大学上学,那么让你猜测一下他的专业,有以下几个选项供你选择:计算机科学,工程学,人文与教育,法学,医学,图书馆学,社会科学与社会工作。因为你知道这所大学的招生规模大概是一个什么情况,其中人文与教育专业的招生规模最大,而计算机科学的招生规模最小,所以你猜测小明是人文专业的学生。而这恰恰是理性的判断,因为这是根据基础比率来做出的判断,可以说是经过科学性的计算得出的答案。
但是我们的认知并非如此理性,系统1眼见即为事实的原则导致我们夸大了典型性,以至于不顾事实。比如说,还是刚才的例子,但是,这时,有人给你看了一下小明的基本描述“小明智商很高,喜欢干净整洁,待人冷淡,缺乏同情心,也不愿与他人接触”,这时,即使你知道这个学校的计算机招生规模远远低于人文社会专业,但是我相信大家仍然会不假思索的选择小明是计算机专业的。
这里,“不假思索”这个词真的可以说形象生动,因为我们的系统1就是直觉型思维,是快速反应而不加思考的。我们一旦有了证据,就会抓住这个证据,试图用这个证据来解释一切,比如在小明的问题中,我们得到的唯一证据就是看到他的一个简单的描述,但是眼见即为事实的系统1对这个证据的质量并不敏感,所以这个描述即便不一定是真实的,但“对人冷淡,缺乏同情心”的表述也能让我们相信他不太可能是社会科学与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但这只是一种典型性偏见。而更为靠谱的猜测是在没有看到描述前的基于概率的大小也就是基础比率得来的结果。
你所看到的并不代表普遍,往往只是一种典型,我们不善于从普遍性中分析典型性,但善于将典型性视为普遍性。
给我的启示
现实生活中,我们眼见即为事实的特性表现得尤为突出的可以说是我们每天都要刷新无数次的微信朋友圈。事实证明,你从一个人的朋友圈根本不能反映出这个人的生活状态,而往往带给我们的都是他们生活的假象。
通常朋友圈展示的都是一个人状态最佳的时刻,但是你往往就会认为这就是他们生活的全部,是生活的真实写照,投去无比羡慕的目光,再和自己过得并不如意的生活状态一比较,那么每次逛完朋友圈的心情除了叹息就是沉思。因此,朋友圈非但不是一个值得花时间去浏览的事物,而且他根本就是一个不能反映真实情况的东西。
生活中,有太多的东西,我们只接受到了一点点信息,但是系统1主导的大脑让我们,看到的就认为是全部的,听到就以为是真实的,个别的也视为是普遍的。这无疑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大量的偏见,对事情本身得不到真正的认识,衡量一件事情的思维也变得越来越简化。
但知道了这些好像并没有给我们一个确切的方法去解决这些问题,也没有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实质性的意义,但是你要知道这一特性将会伴随你的一生,那么,你所了解的东西,会在你某时某刻,在面临一件事或处理一个问题时,突然会多出一些警觉,多出一丝质疑,那么了解这一特性的作用也就达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