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周一,还是明媚的暖阳,女儿中午打来电话;她学校那还是要冷一些,又流鼻涕了。女子真是水做的骨肉吧,她还没有提醒王老师去找到那个初三学生;这两天也没有遇见那个学生。我在冬日的暖阳下,阅读了红楼梦第二十九回《享福人福深还祷福 痴情女情重愈斟情》。
书接上回,黛玉笑宝玉是呆雁,而这多情公子自然是越发呆矣,不在话下。本回的享福人主要是说贾母带着众人去清虚观打醮之事。这端午节清虚观打醮,宝黛的情感遭到了金玉良缘的冲击;先有元妃赏赐的端午节礼品中宝玉和宝钗是一样的,再来看张道士为宝玉提亲。且一一道来。
贾府中除王夫人借口不去,其余人都去,好一场浩浩荡荡的外出大场面;曹氏雪芹在这里的细节描写与人物刻划犹为精采。你看刚至山门内,凤姐儿下轿可巧有个十二三岁的小道士儿一头撞在怀里;……把那小孩子打了一个筋斗。把那凤姐善于巴结借势,眼高于顶;而对冲撞自己的下人毫不留情的手段表现无遗。
贾母听说,忙道:快带了那孩子来,别唬着他……这里的享福人即贾母矣,真的福泽深厚,宽容慈祥,平易近人。再看张道士,虽然是当日荣国府国公的替身,还真是仙风道骨;只记挂着宝玉。叫来宝玉,由张道士说出:宝玉的形容身段,言谈举动,同当日国公爷一个稿子。由此为宝玉提亲,探探贾母的口气;读这一段情节,这神仙样的张道士最有可能受王夫人指使。王夫人借口不来,一则为避嫌,且有元妃于幕后一起谋划金玉良缘。贾母虽然一口否决了,话却说的滴水不漏不伤人的面子;而黛玉和宝玉心中都埋下了迷茫的种子。
再看贾珍神前拈的三本戏,《白蛇记》,《满床笏》,《南柯梦》;祷福的贾母听了便不言语,贾府的繁华,福缘到头来是南柯一梦矣。张道士请通灵宝玉后,回赠贺礼;多情公子挑贺礼与贾母看,悄悄揣起麒麟。两个欢喜冤家又起波澜,不是冤家不聚头啊。
这场斋事,宝玉因张道士与他说亲(“金玉良缘”之说),回家来生气;黛玉体弱回家又中了暑。宝黛冤家的心结由此加重;你看宝玉因:别人不知我的心还可恕,连你也奚落起我来。…难道你就不想我的心里眼里只有你?你竟心里没我。…、而黛玉想着:你心里自然有我,也时时有这个“金玉”的念头。……我也知道白认得了我,那里像人家有什么配的上呢。…昨日张道士说亲,你怕阻了你的好姻缘……
真是一入红楼,终生难醒;金玉之说,宝玉每次都赌咒发誓,这次是气苦了。多情公子第二次真情流露,便赌气向颈上抓下通灵宝玉,咬牙恨命往地下一摔,道:什么劳什骨子,我砸了你完事!
这一番大闹,紫鹃劝着黛玉保重身体;袭人借玉上穿的穗子,劝宝玉不该同林姑娘拌嘴。黛玉夺过去,抓起剪子剪了几段;老婆子们回贾母王夫人知道,贾母带出宝玉去了,方才平服。
贾母见两个生了气,抱怨说:不是冤家不聚头。这句俗语传入宝、林二人耳内,…都不觉潸然泪下。真是人居两地,情发一心!得袭人劝宝玉正经下个气,赔个不是。要知端详,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