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半生,那些年少时代的朋友,她们大多已失去了联系,少数几个还保存着联系方式的,也早已物是人非,除了一句问侯,再难以融入彼此的生活。
有时,脑海中会忽然闪过某个名字,某张面孔,甚至连名字都已忘记,能记起的只有零星片断,只有一个个模糊的影子。但即便如此,灵魂深处也并没有真正忘记。午夜梦回,场景总是小时候的那座校园,还有校门前的那个池塘,塘边的柳树,塘中的莲花,树下的孩子。其实这一切早已不存在。学校早已撤销,池塘早已填平,树早换了不知多少茬。可是,几十年来,入梦最多的却还是它。那是深入骨髓的童年记忆,无关其他。
那时侯,我有些孤僻,没有特别要好的朋友,跟同学们关系既不亲近,亦不疏远,总保持着一些距离。好在,那时没有手机,没有电脑,也没有课外书,几乎所有的游戏都需要有同伴才能玩儿。所以,大家还是能玩到一起,闹到一处,不会让某个孩子远离人群。
日子一天一天过去,我们也一天一天长大。
四五年级时,我有了人生第一个好朋友,只记得她的名字中有个兰字,其他的想不起来了。她高高的个子,瘦瘦的,是我们邻村的同学。我去她家玩过,她有没有去过我家,也想不起来了。
这段友情持续时间并不长,小学毕业后,她有没有跟我上同一个中学,我都没印象了,大约是去了同一个初中吧。可我在那个学校只呆了一年,很多记忆早已模糊不清。现在唯一能清晰记得的便是她高高瘦瘦,留着学生头,脾气温和,待我很好。
人生中第二个好朋友,是初一时的同学。那时,我去了离家较远的一个中学读书,住校。那是第一次离开家和父母,孤独,恐惧,无助经常将我包围起来。这时,她出现了,她的名字中也有个兰字,至今我还记得她的大眼睛,一双会说话的大眼睛,好像一直在看着我。我们成为了一对形影不离的好朋友,一起往返于教室和宿舍之间。很多同学在教室学习到深夜,其中就有我们的身影。不记得这种美好的日子持续了多久,只记得在我初一上完,要转学时,我没有和她告别,因为我们吵架了,具体原因也想不起来了,隐约记得和另一个同学有关。现在想来,那时的我,很狭隘,留下了许多遗憾。
之后,我们再也没有过联系,也没有见过面。很多年后,有了同学群,我还是没有找到她。希望她如今一切安好。谢谢你,陪我走过那段孤寂的岁月。
转学后,离家近了,不再住校,每天回家,日子不再那么难捱。我也不再熬夜学习,早睡早起,学习效率反而提高了,初中后两年,是我少年时代的辉煌阶段,成绩稳居班中第一,年级前三。
同桌霞是一个外向开朗的女孩,喜欢画画,特别是古装美女,画得特别好,直到毕业后几年,我都会经常收到她送我的画。我内向忧郁不言不语,她外向开朗大嗓门,绝佳组合。直到现在,我们还保持着联系。
我的后桌也是两个女孩,她们的名字都叫英,成绩仅次于我,也成了好朋友。毕业时,我们几个人的合影,至今保存得好好的。其中一个女孩,初中毕业后去了北京。另一个跟我一起上了高中。我们的联系也一直没断。2002年,我也去了北京,与文英的联系便多起来,直到15年后,我离开北京。
初中毕业后,我和淑英一起考上了高中,我在理科班,她在文科班。我们一直是很好的朋友,她是个温柔的女孩,善解人意,虽然不在一个班,我们也经常在一起玩。高中毕业后,她去了济南上大学,我去了青岛。大学毕业后,她回到家乡做了一名人民教师。我在老家带孩子那两年,我们见过几次面,后来联系的就少了。
高中时期,我有一个好朋友,也叫英。好像我们那个年代的女孩子,名字都差不多。她对我影响很大。
她是一个很有个性,敢说敢做的女孩,从小在新疆长大,后随父母回到老家定居,说着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而我们则多是满口土话,我的普通话还是上大学以后学的。她学识渊博,读书多,有些才华,经常会给我讲许多我之前并不了解的东西,令我心向往之,打开了我通往新世界的大门。在这之前,我是一个乖孩子,从不违逆父母老师,唯唯喏喏,成绩虽好,却缺少一种独立的人格。正是从她身上,我找到了这些特质,自我意识开始苏醒。现在想来,我当时是有些崇拜她的,她就像一束照进我生命中的光,让我看到了不同的天地,让我明白了人生还可以是另外一个模样。在她的影响下,我开始看金庸小说,看得废寝忘食,甚至带到教室里,上课偷偷看,还被班主任老师抓到过。这应该是我人生中的第一回叛逆吧。
我们也吵过架,闹过矛盾,起因现在想来可笑,无非还是由于我心眼小,看不得她对别的同学也那么好。好在,我们最终还是合好如初,没有再次留下遗憾。
高考前,她爸爸每天中午来给她送饭,我也跟着沾光,一起吃好吃的。黑色七月过后,我上了大学,她落榜了,自此失联两年。两年后,我在学校收到一封来信,打开一看,竟然是她写来的,当时那个激动,根本无法用言语表达。因为这两年来,我时常会想起她,不知她怎么样了。她在信中说,她复读了两年,终于考上了大学,才给我写来这封信,若是没有考上,便不会与我联系了。幸好,她考上了。
我工作后,曾去她的学校找她玩过,还跟她们同学一起去千佛山玩了一天。后来,又有几年失去联系。再联系上时,我们都已做了母亲。那时,我在北京,她在济南,我们有时间便在网上聊聊彼此的近况。
有一年,她到北京出差,我们见了一面。十余年的空白,好似根本便不存在,她还是她,我还是我,没有丝毫的隔阂与疏离。
回济南后,我们也只见过寥寥数面,网上偶尔问侯一下,各自安好。
高中时还有一个朋友,是我的同桌,叫华,是一个皮肤白晰,气质很好的女孩子。她是女生班长,行事落落大方,很受同学们爱戴。还在北京时,有一次她带孩子来探亲,我也带着儿子见了她们母女一面。那时,两个小朋友还小,玩得很好。几年后,再次相见时,长大后的两个孩子却相对无语。这可能也是成长的烦恼吧,就如同我们自己一样。
细细数来,大学之前的朋友,印象深刻的也就这么几个。
遥想当年,感慨万千。
不管我们今生能否再次并肩,不管世事如何变迁,那段一起走过的岁月,我都会铭记于心,不敢或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