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03 | 你的世界充满希望吗?2017.05.11留言]
充满希望这个词,在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的磨砺之间,渐渐的变得模糊,渐渐褪色。
一方面是工作和生活的问题需要你每天面对,没那么多功夫去想希望不希望,反正船到桥头自然直,一切归于平淡,按部就班踏踏实实的去做好每一天就好了。另一方面是,曾经青春少年的各种美好的憧憬,也在见多识广以后,慢慢变得现实,就算是有希望在心底,也显得那么不露声色,或者暗暗告诉自己,要以平常心看得失,任何事情没有最终落实之前,别抱太大希望。
人就在慢慢成熟之后,对希望变得疏远。
可是,我们没有发现,不是成熟了就不要轻易的怀抱希望,而是我们因为成熟了而忘了一个更加重要的词:“成长”。
因为成长,我们就需要学习,学了还要习,我们没那么多闲工夫,我们的时间,花在了每天工作和生活的各种问题之后,好像已经所剩无几。况且,我们已经在这几十年的这些问题的处理过程中,领悟了世道沧桑,人情冷暖,还有什么我们没见过的?
就算偶尔回首人生,忽然忆起曾经的兴趣爱好,暗下决心重新捡起,也不过心血来潮弄几天,过后也就意兴阑珊,不了了之。
我们从未发现,怎样学习?是一件需要学习的事情,我们把学习一项技能,看成是一个阶段性的考试。比如苦战几个月,拿下一个资格证,或者减掉几斤肥肉,或者学会做几道菜,或者赚一笔股票等等。这样一来,我们无形中给自己设定了一个没有希望的课题。因为,就算你苦战几个月达成目标了,开心一段时间之后,你会发现,学到的只是皮毛,对比那些高手简直就是小菜一碟,而且时间一长,你还会发现,这些东西学完了以后没用,就几乎忘了,所以这段时间的投入基本等于白费。
通过学习之后,我们才知道,不但知道,还在践行中深刻体会,学任何一项技能,都得有长期的心理准备,而且要快速入门,马上应用,在不断的践行过程中学习,不断加深。这样的学习方法才能让我们小步快进,培养起学习的兴趣。
我们要把一个学习任务尽量细分,把一年的量,先分成半年,再把半年的量分成三个段,每段二个月,再把二个月的内容细分到每一天要用多少时间来学习,只要每天的时间是你可以承受的,就要坚持不懈,每天进行,我们就能在润物细无声的状态下,度过第一个起步阶段。
在学完二个月之后,你就能感觉每天的进步,一点一点的进步,并尽量应用起来,这样再进入第二阶段,在应用中发现问题,不断解决,就能够更加明显的感觉到熟练起来。当你体验到了这样的一点一点的进步,并且知道每天固定投入的时间,养成了注意力的习惯,按照这样的惯性,就可以想象一年之后你的收获。
更重要的是,一年之后,我们不是停止了,而是学的更多更快了,我们对于时间的使用方式改变了,越来越感受到有效积累和及时回报了,你的心中自然就会充满希望。那个希望不再是虚幻的,不可预测的,而是实实在在的,每天一步一步的往前的,你当然越走越坚定,越走速度越快,你对“希望”的理解不同了,你的世界自然由此充满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