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遥远的救世主》到《天幕红尘》,作者豆豆实际上用不同的小说表达了同一内容——实事求是。比之《遥远的救世主》,《天幕红尘》刻画的更为细致和深刻一些,在高度上也由纯商业角度上升到了政治角度方面,不过原本二者就是息息相关,不可分割的。
太阳底下无新事:
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探求事物的内部联系及其发展的规律性,认识事物的本质。通常指按照事物的实际情况办事,不夸大,不缩小,正确地对待和处理问题,求得正确的结论。
创新:以现有的思维模式提出有别于常规或常人思路的见解为导向,利用现有的只是和物质,在特定的环境中,本着理想化需要或为满足社会需求,而改进或创造新的事物、方法、元素、路径、环境,并能获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为。
概率权:核心意思是,把每一个具体的选择抽象为概率,只要概率上有优势,有胜算,就会一直下注。
“既往不恋,当下不杂,未来不迎--曾国藩”:不让过去的经验影响现在,也不让未来的妄念影响当下,我只纯粹地关注当下的目标。
第一性原理:是把目光从那些别人做的事上挪开,不管做什么选择,都以事物最根本的原则为参考点,不断用那个参考点为自己纠偏。
见路不走:不唯经验、教条,不唯标签、模式,只以根本利益为目的,遵循因果律,走条件的可能。
就本质而言,上面的词描述的都是同一个道理。只是不同时代或不同环境下,不同的人用自己的逻辑和语言换了一种表达方式而已。目的就是想让别人明白自己的意思。
可所有的道理,理解的人不同就会赋予不同的意义,即使赋予了相同的意义,落实到践行就难如登天了,即使落实到践行,不同能力的人,成就的事情也就不同。因此,道理这个东西,不可说,开口即错。
人都有喜新厌旧的习惯,即便是同一道理,换个新词就趋之若鹜,其实究其本质都是在描述客观规律,实事求是和见路不走都是说同一件事,不同的是实事求谁都在说,词不够潮流了。见路不走更易被理解,更炫一点。就像老油条和老司机其实是一回事,但你要说老油条就显得太土了,仅此而已,不妨碍其对事物的定义。
见路不走:
买椟还珠中到底谁是笨蛋呢?
1,珠子值钱,盒子不值钱,买主是傻瓜。(普世的价值观)
这个可能性反而是最小的,在普遍的价值观里面,包装再精美,也不可能比珍珠值钱。买主是傻子的可能性不是没有,但如果是个傻子,这个故事还有什么借鉴的意义吗?
2,珠子不太值钱,盒子工艺确实精美,买主不差钱,有品位。
这就不难理解了,买主懂行,珠子也不稀罕,但是对盒子有自己的价值评定,就是为了买盒子,只是懒得和卖家解释而已。
3,珠子的价值无法与盒子相提并论,买主是行家。
这个可能性反而是最大的,这样为了买盒子,又担心卖家发现,就以买珠子为名买椟还珠。所以卖家反而有可能是傻瓜了。
4,其他假设,买家与盒子过去有情感寄托,买家急需盒子,买家故乡盒子比珍珠值钱......
上述所有假设都是有可能存在的,作为外界可以有各种各样的解读,可是作为买家来说,无论怎么做都需要满足自己的根本需求,而不能因为大家都买珠子,自己即使像要这个盒子也和大家一样买下珠子。这就是见路不走,买珠子就是大家公认的路,而他并没有走这条路。
可是见路不走,并不意味着一定不走,这条路如果刚好符合你本身的根本利益,那又何必教条非要另辟蹊径呢。如果恰好这个珠子也非常喜欢,就没必要非把珠子退回给卖家了。
因此,根据客观条件和客观规律,既往不恋,以概率权和第一性原理为指导,实事求是的实现自己根本利益的创新之举,就是见路不走。
大杂烩了一点,但认知这种东西,本来就是需要自己先去理解的,践行和成长中再纠偏,最后才能融会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