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蹙春山,眼颦秋波,面白而腰纤,袅袅婷婷。”当林黛玉的小家碧玉和薛宝钗的大家闺秀各自撑起贾府“颜值”的半边天时,偏有一位优伶以她的高雅恬淡在万紫千红的大观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龄官,这个长得像林妹妹的女子,在三十六回自述中可知她总爱害病,还咳出两口血,而正是这样的一个弱女子在贾妃对她大加奖赏之际,非但没有感激涕零,反而执意不从领班贾蔷的命令,定要做《相约》、《相骂》两出本角戏,且不论"相约""相骂"出自《钗钏记》,描写丫环跟老夫人绊嘴,单论她在皇妃面前毫无奴颜婢膝,就足以令一班须眉浊物相形见绌了。
然而纵使是她的风资傲骨,却偏偏愿意在面对爱情时,低到了尘埃里。说实话,贾蔷让我一直感觉是红楼梦中“bug”的存在,之前还是和贾蓉,王熙凤设计害死贾瑞的纨绔子弟,却又立刻成为了爱情标兵。
或许真是应了那句“于千万人中遇见你所要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二人这门不当户不对的爱情在外人(贾宝玉)眼中成就了一段佳话。
在第三十回,宝玉撩拨金钏逃到大观园,看到女孩的时候,令他遗憾的是女孩并没有像林妹妹一样吟着“花飞花谢花满天”,却只是一边流着眼泪一边用簪子写着一个蔷薇的“蔷”字,写了一个又一个,似痴了一般,一直写了上千字。
这个疑惑一直保留到了第三十六回,当宝玉被龄官奚落,也是第一次在女孩面前吃瘪时,却又好奇着其她小旦口中的蔷二爷是何方神圣,果然不出所料,被结结实实的喂了波狗粮。
贾蔷从外头回来了,手里提着个雀儿笼子,上面扎着个小戏台,里面装一个会衔旗串戏的雀儿,标准一副纨绔子弟的模样。看贾宝玉来了,拍拍肩,炫耀似的说:“兄弟,这个雀儿,是花一两八钱银子买的。”
顾不得再和宝玉再叙叙兄弟情深,贾蔷进去,对龄官笑道: "买了雀儿你玩, 省得天天闷闷的无个开心。"那雀儿也乖巧,各种卖萌。
偏偏龄官不领情,冷笑了两声,道:"你们家把好好的人弄了来,关在这牢坑里学这个劳什子还不算,你这会子又弄个雀儿来,也偏生干这个。你分明是弄了他来打趣形容我们, 还问我好不好。"
龄官对这个玩艺的敏感,出乎贾蔷意料,也出乎所有人意料,透出她骨子里的清高以及对自己伶人地位的不甘。
果然,贾蔷慌了手脚,连忙赌身立誓道:" 罢,罢,放了生,免免你的灾病。"说着,将雀儿放了,将笼子拆了。一两八钱银子,打了水漂。
偏那龄官又在感叹,又说:"那雀儿虽不如人,他也有个老雀儿在窝里","偏生我这没人管没人理的,又偏病。"贾蔷忙要去找大夫。
龄官又叫:"站住,这会子大毒日头地下,你赌气子去请了来,我也不看的。"
俗话说的打是亲,骂是爱。在这二人的一言一行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于是路人贾宝玉再也受不了了,悄悄地溜了,而在一旁谈情卖俏的龄蔷二人也压根没有注意到这位公子哥的离去。但他们二人以身说法给宝玉上了一课,之前的宝玉尽管单纯却也过于滥情,他自以为的博爱却也是“淫”的一种。正是在此刻,他明白了自己心中最爱的还是黛玉。如果说袭人是宝玉的性启蒙导师,那么龄官便教会了他如何去爱。
溺水三千,只取一瓢。最终也只是取各自的眼泪罢了。
记得在《倾城之恋》中,范柳原对白流苏的那句“你是医我的药。”于龄官而言,身为众人口中身份最为低微的优伶,贾蔷便是她的药,在看似繁华实则腐朽的大观园里,他便是她通往外界的一道光。面对宝玉,她冷漠,躲避,敷衍,面对贾蔷,却是小女孩般的骄纵,嗔怨,撒娇。龄官对贾蔷的感情是一种排他性的爱,爱一个人,眼里只看得到他,任你宝玉有千般好,我只取贾蔷一瓢饮。而贾蔷也降下了自己的身份,愿意把自己低到尘埃里,小心翼翼地呵护她那份清傲和执拗。
无数人将他们的结合看成一段悲剧。
但结局便已经不重要了,有人说龄官死了,但我更愿倾向在贾府遣发优伶时她选择离开,像贾蔷放飞的那只鸟一样,飞向自由。
至于贾蔷,在离开贾府之后,凭他的能力与人际关系足以谋一个一官半职,我也有理由相信他选择去找龄官,因为在那个大毒日子的那天,他放走了那只小鸟,却再也放不下她,他愿护那个画蔷的女子一世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