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闺女儿,妈回来了。”母亲拖着行李箱,许是长途的跋涉,她眼圈乌黑,声音微微透着倦意,“这次,再也不走了。”
我淡漠地看着眼前这个女人,不,是我的母亲。
13年了,母亲回家的次数屈指可数。她总是定期寄钱过来,给我和奶奶作生活费。然而,长时间的分离,短时间的相聚,让我丝毫感受不到母爱的温暖,搜索不到关于爱的记忆。
对于我而言,如果不是和她有着血缘关系,她,也不过是个陌生人罢了。
十三年的相思与盼望,父母之爱缺席童年的空白,终究无法填补。我们隔了十三个春夏秋冬,跨不过的距离。
幼儿园时期
别的孩子总是由父母牵着,而我,每天都只是在奶奶的接送中上下学。我时常看着别人一家三口的背影,失了神。
慢慢地,有孩子会眨巴着眼睛,好奇地问我:“夏夏,你的爸爸妈妈呢?”
“我不知道,他们都不在家。”我的心里,不觉感到阵阵委屈。
在某一天回家的路上,我仰起小脸,问道:“奶奶,我的爸爸妈妈呢?”
“你的爸爸,去了很远很远的地方。”奶奶抬头,望着天空,眼角微微湿润,“你的妈妈,去工作了。她,真的很爱你。”
“奶奶,很远很远的地方有多远?他们什么时候才回来呀?”
但是,那一晚,我并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爱”这个字眼,我也很模糊,不清楚究竟什么才是爱。
我只记得幼时的天空,很黑很黑,天色浓得化不开……
小学时期
印象中,爸爸一直都没有从远方回来,我始终盼不到他的身影。妈妈也只是中途回来了几次,然而,每次都待不到几天,便又匆匆离去。
我时常一个人坐在操场上,幻想着爸爸的长相。我想嗬,他应该留着寸头,看起来干净利落;他应该很严厉,会在我犯错的时候严肃地教育我;他应该有一双孔武有力的臂膀,可以支撑着这个家;他应该很高大,可以站在我身前保护我。我还竭力地记住妈妈的容颜,在脑海中一点一点地描绘着她脸部柔和的线条。因为我知道,时间或许会很久很久,久到还未相见便将她忘记。
我想着想着就笑了,笑着笑着就哭了……
家长会上,我的爸爸妈妈从未出席。亲子运动会上,我的爸爸妈妈也从未参加。
后来,有一次,我亲耳听到了同学们在我背后议论我的身世。
“听说呀,夏夏是她妈妈和别的男人生的。”
“真的吗?你不要乱说哦。”
“村里很多人都知道的,这还有假?”那个女同学一脸笃定,“再说了,你们见她爸妈来过吗?”
“好像真的没有。”
“就是因为这事儿啊,她爸爸不要她们了呗。她呀,就是个野种!”
我一把把那个女同学推到在地,声嘶力竭地喊着,“你胡说!我有爸爸!我有妈妈!我不是野种!”
我哭着跑开了,一个人蜷缩在角落里好久好久。从那天起,我便不敢再向奶奶询问任何关于爸妈的消息了,因为我怕,我怕听到背后那不堪的真相。
-02-
13年来,我已经慢慢习惯了和奶奶两人相依为命的日子。现在,我已然是一名初一生了。母亲却突然出现在我的眼前,还要参与我往后的生活。我,反倒有些慌了。曾经幻想了无数次的相聚,此时此刻,却没有想象中的欣喜。
“哦。”我只是平静地应了她一声后,便沉默了。
或许是因为,我这颗未成熟的心灵,早已习惯孤单了吧。
母亲没有骗我,这次真的留下来了。
她每天凌晨三四点就起床了。一个人忙活着发面、擀面、蒸包子。然后,天一亮,她便瞪着三轮车,赶到我所就读的中学门口,摆起了摊。因为那个时间段,恰逢很多学生经过校门口。
然而,从母亲摆摊开始,我却绕了远路,改从后门进入校园。
一段时间后,班里有同学提及母亲,“校门口那个阿姨做的包子可真好吃!”
“是哩,还便宜呢!”
听到别人对自己母亲的赞扬,我的心里其实有点窃喜。但是,我依旧选择保持沉默,碍于面子,我不想让别人知道自己的母亲是个卖包子的。
……
那是一个雨天,世界仿佛蒙上了一层灰色。我和同学一起走在路上,远远地便看见母亲弯着腰,艰难地推着三轮车上坡。同学提议帮帮她,我也没能拒绝,便硬着头皮走上前去。
母亲一看见我,眼角藏不住的笑意,“夏……”
话音未落,我立刻打断她,“阿姨,我们来帮你吧。”
我心虚地别过脸,不敢看母亲的眼睛。
母亲恍惚了一下,随即似乎明白了什么,哑着嗓子,说:“下坡容易上坡难咯!你们都是好孩子!谢谢你们了。”
我别过去的脸,错过了母亲嘴角苦涩的笑意。我也没能分清,那模糊了母亲双眼的,究竟是雨水,还是泪水。
一晃,初中生活结束了。班里没有一个同学知道,在校门口摆摊,卖了三年包子的阿姨,便是我的母亲。
-03-
15岁这年,中考放榜,我考上了县里最好的高中。
那些不堪的往事似乎逐渐被人淡忘了。
邻居一见着母亲,都忍不住赞扬道:“你女儿可真厉害!”
“可不是嘛!”母亲一脸骄傲,“我女儿,学习可自觉了。我没什么文化,也帮不了她,全都靠她自己叻!”
就这样,在村里人的夸赞和家里人的厚望中,我开始了自己的高中生涯。
然而,县城的消费要比村里高,单凭摆摊那点微薄的收入,已经无法供我读书了。于是,母亲在摆摊之余,便会收收破烂,想多点赚钱渠道。
我理所当然地伸手向母亲索取。虚荣心作祟,我不再满足于朴素的衣着,开始追求名牌。在我的强烈要求下,我还拥有了人生中第一部手机。
只是有时候,周末回到家里。看着母亲日渐瘦削的身子和脸上那道道深深浅浅的皱纹,眼里会闪过心疼。我强迫自己不去看,说服自己不去想。
过去十三年的悲伤,过去十三年的守望,那些心灵上无法填补的空白,就让母亲用物质来补偿吧。
终于,在我高三这一年,母亲病倒了。
听邻居说,母亲是在路上晕倒的,被几个好心的路人送到医院就诊。长期的劳累,她的身体早已不堪重负。
-04-
我发疯似地赶到医院。
病房外,奶奶佝偻着背,坐在椅子上,眼睛里满是沧桑。
“奶奶,妈妈她……怎么样了?”
奶奶并没有回答我,只是自顾自地说着,“孩子,我给你讲个故事吧。”
隐隐的,我的心里有一丝不安。奶奶苍老的声音在耳畔响起。
“有个男人,靠渔业为生。28岁那年,在村里人的介绍下,认识了一个女人。女人从小便失去双亲,她的独立,令他欣赏,也令他心疼,他承诺照顾她一辈子。然而,他和她结婚三年,却一直没有孩子。寻访了村里的医生,据说是因为女人体寒,很难受孕。男人的老母亲知道后,开始整日整夜地对女人冷嘲热讽。直到有一天,他们家门口传来了婴儿的哭声。女人如获珍宝,她小心翼翼地抱起了孩子,觉得这是上天赐予她的财富,并决定领养她。男人却受够了,抛下了她,抛下了老母亲,一个人离开了这个村。”
“老妇人整体以泪洗面,拿着扫把,疯狂地赶着女人,'你走!给我走!'女人哭着跪在地上,抱住了老妇人,'妈,我不走,我哪儿也不去,您永远都是我的母亲。'”
奶奶的眼里蓄满泪水,哽咽着说道:“可人言可畏啊,村里人都认为她是有了别的男人的孩子,才把自己男人气跑的。”
我的心,如同刀割一般,痛得无法呼吸,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
奶奶泪眼朦胧,“孩子,你就是当年那个婴儿。这辈子,我也差不多活够了。我最对不起的人就是你的母亲,她怕村里人指责我的儿子不孝,自己默默地忍受着别人的冷言冷语。”
……
原来,这才是我曾经执着的真相。
她没有对不起自己的丈夫。是他,亲口允诺照顾她一辈子;也是他,亲手毁掉了他和她的婚姻。
而我,只是被收养的,我只是个多余的存在。
这个女人,她没有给我生命,却护了我成长。这份恩情,我无以为报。
这个养育我的母亲,用瘦小的肩膀,扛起了一个不完整的家。迫于生计,她才选择了独自一人四处奔波。而我,只看到了自己的孤单,却看不到她压迫着的煎熬。
原来,这就是爱。
过去的我,总是觉得黑暗好像吞噬了自己,走到哪里都是黑暗。其实,是我忽视了背后的阳光,忽视了背后的温暖。
-05-
我迈着沉重的步伐,走进了病房。
病床上躺着的女人,脸色苍白,满头霜发凌乱地披散着,岁月在她脸上留下了深深的痕迹。
人们常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陪伴是最无言的爱。”她在我最孤独的时候,回来了。我却挣不脱过去,欺骗自已早已习惯了孤单,习惯了悲伤。
十八年来,母亲给我的爱,其实早已跨越了时空距离。原来,这世间真的存在着这样一种爱,默默付出,不求回报。
我紧紧地握住了母亲那双龟裂的手,泣不成声。
“妈妈,对不起……”迟来的对不起。
“妈妈,我爱你……”迟来的我爱你。
窗外的阳光,斜斜地照进病房,驱散了我心底的阴暗,也融化了我内心的淡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