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创造性
创造性是指人们应用新颖的方式解决问题,并能产生新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心理过程。创造性问题解决和其他类型的问题解决一样,都要从问题的初始状态向目标状态转变。
二、创造性的心理成分
1、想象。创造性活动需要想象,特别是创造想象的参与。想象是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想象是一种高级的认识活动,想象具有预见作用,想象具有补充知识经验的作用,想象还有替代作用,想象对机体的生理活动过程也有调节作用。想象是综合过程,想象过程是对形象的分析综合过程,它的综合有几种独特方式,如粘合、夸张、典型化等。按照想象活动是否具有目的性,想象可以分为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
2、辐合思维与发散思维。吉尔福特把思维分为辐合思维和发散思维两种。创造性高的人能在短时间内想出数量较多的项目,即反应迅速而众多。吉尔福特设计了发散生成测验来测验创造性,测验用发散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衡量创造性。
3、远距离联想能力。远距离联想是在彼此相距很远的概念间看出其关系的能力。梅德尼克等人采用远距离联想测验来测量创造性。
4、与创造性相关的非智力因素。创造性不仅受智力因素的影响,而且还受一系列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如人的坚持性、自信心、意志力等对创造性有重要影响,此外,责任感、勤奋、热情、想象、兴趣、独立性等非智力因素也是创造性的重要心理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