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原配的世界
《恶棍天使》是我个人挺喜欢的一部作品,邓超的个人风格本身大概就是爱的深爱,不爱的唾弃的两极分化型的,所幸我是爱的,于是我对生活又多了一份喜爱与期待。
但是我今天想说的不是这个。《恶棍天使》里令我感觉为数不多的败笔便是接近文章末尾的一段升华:邓超取出一张自己灌制的唱片,里面塞满了小时候的声音。这个令我尴尬的片段确实令我在影院捂着脸都起了鸡皮疙瘩。当然邓超丰富人物形象升华全篇主旨的目的自然无可厚非,但是当时的我感觉是:没必要。
然而当我拥有了自己的手机和几款耳机,当耳机即使不放音乐也挂在耳朵上权当避免社交的挡箭牌已经心照不宣地成为惯例,当降噪模式成为了生命的底色后,
我却后知后觉地明白了邓超的意思。
今天凌晨和朋友骑行。话题真空期两人都低着头默默地骑着,灯光连成光线从身边向后逝去,凌晨的夜风在衣领处稍作缱绻灌进了身体,于是车速渐慢,我们骑上了一条横跨废黄河的桥上。桥的两边是路灯,路灯的外侧是大口大口的黑,将为数不多的景色吞噬殆尽。黑色是很单纯的,没有巧思与细节可言,让人不由自主地放弃了视力。
就在那一刻,我听到了两点钟的鸡鸣。
咯咯 咯~
鸡鸣很远,但是在没有人的凌晨却很清楚,鸡鸣夹在风里,穿在时间的缝里。时间闪回的画面在脑海中中二病似的上演。但是闪回了一个奇怪的场景,似乎是恶棍小时候头戴着鱼缸穿过大街小巷,时不时用手敲击着自己的幼小的小脑袋瓜子,又或者是我小时候在外婆的指使下去老家那现在已经拆除的房子里去掏鸡窝的场景:矮矮的鸡窝里窝着两枚尚有温热的鸡蛋,我探手去摸的时候母鸡咯咯叫着拍打着翅膀,撞到不高的鸡窝顶又落下来,当然她落下来的时候她的孩子已经注定了蒸鸡蛋的命运。
咯咯 咯~
风声也格外清晰的啊。风从黑暗里,从无穷的远方,从黑暗的尽头你爱人的身侧来找到你,用温润质感吻你,绵延不绝地吻你。
《恶棍天使》如此说来仍是偏激的,其实你仍然可以在现代社会发现你想要追忆的声音。文艺作品嘛,夸张也不失为不错的表现手法喽。
在那一刻忽然明白了王开岭在《古典之殇》里很多偏激的观点,虽然仍旧不敢苟同,却也瞬间没有那么面目可憎了起来。都是害怕在洪流里迷失了脚步的人罢了。
希望读完文章的你也仍然保有摘下耳机后对生活扔保有基础的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