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探讨的问题是:怎么样科学有效的和孩子沟通?
作者阿黛尔·法伯和伊莱恩·玛兹丽施是纽约市社会研究新校和长岛大学家庭生活协会的创建者,她们将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教学经验融汇成一门家庭教育课程:如何说孩子才会听。通过这个课程和众多的妈妈们一起分享经验,并又有了新的成长。
最后,将这些新的经验和成长凝聚成了一本书《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会说》。书中将沟通的技巧分主要分成了6个部分:
1、帮助孩子面对他们的感受
2、鼓励孩子与我们合作
3、代替惩罚的方法
4、鼓励孩子自立
5、学会赞赏孩子
6、让孩子从角色中绽放
每一部分有具体的实施步骤:
帮助孩子面对他们的感受的四个技巧
1、全神贯注的倾听
2、用“哦……”“嗯……”“这样啊……”来回应他们的感受
3、说出他么的感受
4、用幻想的方式实现他们的愿望
这里较难理解的是第四点,这里有一个例子帮助大家理解一下。
孩子要吃饼干,但家里没有
用逻辑上的解释和孩子解释
孩子:我要吃饼干。
我:家里没有了,宝贝
孩子:不!
我:你吃点早餐饼干吧。
孩子:我就要!我就要!
我:我告诉你家里没有了。
我:你怎么这么不懂事!
用幻想的方式实现愿望
孩子:我要吃脆饼!
我:真希望咱家能有。
孩子:我就要!
我:听得出你很想吃。
孩子:我真希望现在就能吃到。
我:我真希望能给你变出一盒来。
孩子:那……我就吃点早餐饼吧。
我:好。
鼓励孩子与我们合作的五个技巧
1、描述:描述你所看见的,或者描述问题。
(床上有一块湿毛巾)
2、提示。
(毛巾把我的毯子弄湿了)
3、用简单的词语表达。
(“毛巾”)
4、说出你的感受。
(“我不喜欢睡在湿床上!”)
5、写便条。
(贴在毛巾架上)
请把握放回原处晾干。
谢谢!
代替惩罚的方法
1、明确表达强烈不同意的立场
“我的新锯子被扔在外面,都被雨淋的生锈了,我太生气了!”
2、表明你的期望
“我希望我的工具借走以后,能完好无损地归还!”
3、告诉孩子怎样弥补自己的失误
“现在需要钢丝球使劲把上面的绣擦掉。”
4、提供选择
“你要么借走我的工具及时归还,要么以后再也不能借。你来决定。
5、采取行动
孩子:爸爸,你的工具箱锁上了!
爸爸:没错。我希望我的工具放在哪儿,还能在哪儿找到。
6、解决问题
“我们想个办法,既能让你继续用,又能让我用的时候也能找到?“
鼓励孩子自立
1、让孩子自己选择
“今天穿灰裤子还是红裤子“
2、尊重孩子的努力
“瓶子不容易打开。有时候,用勺子撬开一边可能会有用。“
3、不问太多问题
“回来了!”
4、别着急告诉他们答案
“这是个有趣的问题。你是怎么想到的?”
5、鼓励孩子善用外部资源
“我觉得可以去问问水族馆老板。“
6、别毁掉孩子的希望
“你想试试主角,这会是个不错的经历。“
赞赏孩子的方法
1、描述你所看见的
“地板很干净,床很平整,书都整齐地码放在书架上。
2、描述你的感受
“走进这件屋子,感觉很舒服。”
3、把孩子值得赞赏的行为总结成为一个词
“你把笔都分了类,将彩笔、钢笔放在了不同的盒子里。这就叫做’有条理’。”
让孩子从角色中释放
1、寻找机会让孩子看到一个全新的自己
“你从3岁就开始玩这个玩具,现在看起来还和新的一样。“
2、创造机会让孩子另眼看自己
“沙瑞,你能用改锥把抽屉的手弄紧吗?“
3、让孩子无意中听到你对他们的正面评价
“虽然打针的时候很疼,但他还是一直举着胳膊“
4、以身作则
“输了是不好受,但我还是要输的起。祝贺你。“
5、记住孩子那些特别的时刻
“我记得你……“
6、当孩子又按原来的方式行事时,表达你的感受和期望。
“我不喜欢你这样。输了虽然很难过,我还是希望你能大度些。“
以上这些方法是“如何听孩子才会说“课程里父母经验的总结,但每个家庭、每个孩子的情况又都不一样,所以在采用时,因地制宜,融会贯通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