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读小学的时候,写信交笔友还是很流行的事情。一份书信而至,信封上的字迹如何,邮票是否趣致,文笔是否优美,信中夹带的书签、落叶标本、卡片等等小玩意儿,都可以讨论很久。
有时候收到的信边缘泛黄,有尘土痕迹;有时候收到的,墨水字迹似乎被水气浸染,氤氲开来,想到那句歌词:“你在南方的艳阳里四季如春,我在北方的寒夜里大雪纷飞。”后来互联网兴起,电子邮件与即时交流工具盛行,大家就真的“同一个世界同一个地球”了。信,这种总是随着邮政颠簸延迟数日至数月的物件,一如童年时看到的漫天星光,都尘封在脑海的寂静深处了。
所以,阅读小川糸的《山茶文具店》,好像经历了时光倒流。雨宫鸠子经营着一家小小文具店,并兼做着“代笔”的营生, 不论是情书、分手信、吊唁信,抑或是餐厅的菜单,只要接受了委托的任务,无一不精挑细选笔墨纸砚,遣词造句书写。
故事背景设置在镰仓,是仅次于京都、奈良后的一座古都,蕴含着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鹤冈八幡宫的大祓仪式、七福神巡礼、赏樱、书信供养仪式,期间穿插着种种美食:新年的咸年糕汤和七草粥、鹤屋的双层鳗鱼饭、“Oxymoron”的日式肉末咖喱、鸡肉咖喱和布丁……如果买的是实体书,里面就赠有一张旅游景点和美食地图。
不得不感慨镰仓人的古旧,生活中大小诸事都还是习惯用纸笔传达,所以这本书也是“文具控”的福利。书中针对不同人所需代写的书信,其所使用的信笺、笔墨、封蜡等都有详细描写,虫瘿墨水、鱼形印章、镜像字等,充满了一种庄重典雅的仪式感。
“只有羊皮纸符合这个条件。羊皮纸虽成为‘纸’,却和用植物纤维制造的纸张不同,是以动物皮做成的薄片状的物品……其中以刚出生便死亡的小牛牛皮所制作的纸最为顶级。”
“在羊皮纸上写字时,需要使用虫瘿墨水,将寄生在植物上的虫瘿磨碎后混入铁屑,再用红酒与醋进行防腐处理,重现中世纪所使用的墨水,最后再加入阿拉伯胶增加黏度。虽然刚写完时看起来颜色较浅,但时间越久,颜色会越深。”
“最后,我挑选了比利时制造的奶油帘纹纸……抄纸时所使用的竹帘会在纸上留下细微的凹凸螺纹,宛如涟漪,在白色纸上留下微妙的阴影。”
诸如此类细节,十分优美,也增长了见识。
说到故事情节,小川糸作为疗愈电影《蜗牛食堂》(也是一部很不错的美食电影)的原著作者,自然擅长讲述温情故事。一份份代笔信的来龙去脉,反应了人与人之间复杂而微妙的关系。但是作为此类书籍,故事情节的曲折一向不是重点,而是平淡细碎的日常里,渗透的丝丝情谊。
比如,身为上代代笔人的祖母,一手带大了孙女鸠子,但执笔一生的她却无法对正值叛逆期的孙女倾吐思绪,只能任由双方隔膜渐生、裂痕加剧,反而是对自己远在异国的密友可以直抒胸臆。而鸠子也是在祖母去世后,偶然得到其密友转赠的书信,才知道祖母心中的遗憾,她最终也为祖母写下一封信,遥寄哀思。
“阿嬷:这辈子,我从未这样喊您,但我偶尔会在心里这样亲切地称呼您。每年春天,您都会带着我一边沿着段葛走向八幡宫,一边赏樱花;你却从不回头看我,只是专心抬头看着樱花。那时候,您心里在想什么呢?我总是走在您后头半步的距离,连轻碰您的手都不敢,但是,我相信您也一样……也许我将和您一样,选择养育一个并非自己怀胎所生的孩子。寿福寺的庭院真美,当我哭闹时,您曾背着我去看那庭院的风景对吧。相隔多年,我再度想起您后背的温暖,忍不住流下来眼泪……“
与陌生人相交无碍,却对最亲近的人缄默再三。怕也是因为知道血浓于水,所以有恃无恐,在造成伤害后,又不愿、不敢、不懂去弥补。物是人非后,也只能寄托于书信中,然而那时,收信人却不在人世了。
《山茶文具店》出版后大受好评,被改编为日剧《椿文具店:镰仓代笔物语》。
续作《闪闪发光的人生》,将故事的重心转到了鸠子的婚后生活上,对美食的描写有所增加,作为“代笔人”的书信部分内容相对减少,因此略显平淡,但是依然洋溢着典雅温情的氛围。
镰仓古都见风起,欲作书笺意万重。有时候,我们也难免遇到难以开口的事情,不如试试看正襟危坐去写一封信,正因为提笔的速度不够快,一张白纸的空间很多,才有助于厘清思绪,用心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