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伍绮诗《无声告白》一书中,最发人深省的一句话应该就是“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小说一开始就交代了“莉迪亚死了”这样的一个结局,引领读者一步步地读下去。在小说中,我们看到了一个为了挽留住母亲和让父亲开心,而隐藏自己真实想法的小姑娘,她那么瘦小,却因为母亲的一次离家出走而留下了童年阴影,以致于当母亲回来以后她诚惶诚恐,害怕一不小心,哪一天母亲又会再次不辞而别。
小说中这样写道:“多年前的那个夏天,她曾经真的以为她母亲已经死了,那几周和那几个月在她心里留下难以愈合的创伤。她也已经暗自承诺:她要实现母亲的全部心愿,无论它是什么,只要母亲留在她的身边。”她用她儿童的眼光偷偷地观察着一切,观察着母亲的每一个反应。她发现,只要她答对一个问题,母亲就会特别开心,正因为如此,她一直恳求母亲对她提问,为的只不过是讨得母亲欢心,将母亲留在一直留在身边。
其实,每一个孩子都是弱小的,他们对父母都充满了依赖,在他们幼小的世界里,父母就是他们的天,是他们的地,是他们生活中全部的快乐与幸福所在。当某一天,他们依赖的人突然离去,这对于他们幼小的心灵是多么大的打击!莉迪亚就是这样的一个孩子,母亲离开的那些日子,她感受不到家的温暖,感受不到爱与甜蜜。出于对爱的渴望,以及对幸福诚惶诚恐的态度,在母亲回来以后,她才会拼尽全力想要博得母亲的欢心。那种心情,我有着最深切的体会,小心翼翼,却依然害怕会突然失去。
悲剧也许就是从这时已经注定了。母亲将自己未竟的梦想寄托在这个“爱好”物理、生物的女儿身上,不停地给她买书,不停地为了那个医生的梦想而督促女儿。曾经,玛丽琳也是极力想要摆脱自己的母亲的控制,她母亲希望她可以回归家庭,打理家务,嫁一个好丈夫,她对此反感不已,因此,她发誓:“绝不过分纠正她的坐姿、逼她寻找丈夫、打理家务;决不建议女儿从事不适合她的工作,过不属于她的生活。”殊不知,她却将自己未完成的“医生”梦想寄托在莉迪亚身上,逼迫她学习枯燥的物理,看令人作呕的人体解刨图。虽然每一次她都会征求女儿意见般地询问“只要你愿意”、“只要你感兴趣”,只不过每一次在等待女儿回答的时候,她都会紧张地屏住呼吸。她在心中为女儿编织了一个华丽的未来,她以为女儿也会喜欢这样的未来。将自己梦想强加在女儿身上,这何尝不是对女儿的一种逼迫?
我们很多为人父母者,总是会以为自己的孩子会喜欢这或者喜欢那,然后自作主张,为孩子报这样那样的特长班,殊不知,也许自己孩子并没有那方面的特长,也并不喜欢那些所谓的特长班。其实,孩子真的很简单,他们只想开开心心地拥有完整的童年,拥有父母完整的爱,这点要求真的并不过分,但现在很多孩子都在父母营造的紧张氛围下,过早地成熟,过早地失去了孩子最天真无邪的笑,在他们稚嫩的脸上,我们看到的不是开心快乐,而是尽管不情愿却又无可奈何的表情。
小说中,莉迪亚是全家的中心,父母所有的期望都加在她的身上,母亲每天在她耳边念叨“医生、医生”,父亲则每天在她耳边念叨“合群”、“被喜欢”等,小小年纪,她就被迫担负起团结家庭的重担,被迫承担起父母的梦想,她的内心是压抑而痛苦的。当内斯因为嫉妒而把她推下水的时候,她感到的竟然不是恐惧,而是解脱。想想也是,那么小的孩子,承担了那么重的压力,她的内心一定是渴望解脱与自由的。
作者在书中写道:“父母越是关注你,对你的期望就越高,他们的关心像雪一样不断落到你的身上,最终把你压垮。”她不敢告诉母亲她不喜欢物理,不想当医生,她不敢告诉母亲自己没有考及格,因为这个打击对母亲来说是不能承受的;她不敢告诉父亲她是孤独的,她不敢告诉父亲她总是独来独往,没有朋友,她甚至为了看到父亲欣慰的笑容而一次次假装打电话,假装自己很受同学欢迎。她的内心承载了那么多与年龄不相符的重担,从来没有人问她过得是否开心,也从来没有人问她想要什么。压力太大,总会爆发的那一天,就像一个气球,不可能无限膨胀,到达一定程度,它一定会炸掉。所以,莉迪亚走向崩溃与死亡是早已注定的了结局。
继承父母的梦想太过于艰难,而如此被爱又是莫大的悲哀。假如她从不曾假装,假如她从不曾背负父母的期望与梦想,也许她也会是一个快乐的小女孩,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快乐地长大,然后干自己喜欢的工作,也许并不出众,并不足以让父母引以为荣,但一定是自己最想长成的模样,一定会很幸福,很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