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没有箬竹,小时候,哥哥会带着弟弟去摘一些芦苇,拿给三姑六婆一起包粽子。孩子们骑着破旧的自行车,在田间你追我赶,扬起一片尘土。大人们围坐在老人家里,唠唠家常动动手,烈日下有片阴凉就可以其乐融融。
那会我不太喜欢吃粽子,糯米软绵绵的,芦苇叶还有些格手,舌头不小心碰到叶子,粘住了还要撕下来…传说粽子是纪念屈原的,或许跟屈原也有些关系,他的诗在课本里又长又难背,就像《离骚》,现在也只能记住一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远没有“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么简单好记。是吧?同是念国思乡啊,为什么要投河自尽?我更喜欢“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的豪情壮志,喜欢“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的侠客精神。慢慢的,我才明白,吃粽子是要过端午节了,而端午节不仅仅是吃粽子。
南方有赛龙舟,是龙的节日。五月初五,古人认为是毒月恶日,相传这天邪佞当道,五毒并出,所以插菖蒲、艾叶以驱鬼,薰苍术、喝雄黄酒以避疫。中国的传统,拜神祭祖,祈福辟邪,并不是寄希望于飘渺,而是一种人定胜天的精神,就像人类进化最重要的火种,西方是普罗米修斯盗火,而我们是钻木取火。所以,天有不顺,我们依然要乘风破浪而来,龙舟比赛拔得头筹,才可以迎娶最美丽的姑娘。
网络时代起,我们接受了很多新鲜事物,一部手机就能看到整个世界,山珍海味、香车豪宅仿佛唾手可得,不仅仅是文化入侵,价值观、人生观都在不可控的被改造,社会的风气日益浮躁,权利和财富变成衡量人的标准,而历史的洪流却仍在奔腾不息。
今天,虽为五毒出没之日,但也是全年周天运行最“中正”之位,既“得中”又“得正”,大吉大利之象。我们过了许多年的外国节,恍然才明白封建思想和传统文化的不同,传统节日要继续过,摒弃糟粕,去伪存真。收了很多祝福,都说端午安康,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我想加点祝福,祝端午中正,平意安康。
赋:
五月五、中正日,束系衣带,一点绿荫不思愁 。梧桐村、长亭外,夜已新洗,明日长复否?童颜最是喜相守,三五好友,人生欲何求。粗茶可饮天人意,淡饭亦饱腹中饥,清风徐来水波急,静听山外车马息。安好,与我独坐,云淡月明。